加上峽谷先鋒效果,短時間內傷害增幅可以達到百分之十五!

百分之十五!

一套連招去掉抗性減免,原本能造成一千點傷害,有了這兩項加成之後,就能打出一千一百五十!

想想看吧。

原本就佔據上風,甚至拿到了一兩個人頭的進攻型英雄,距離越塔強殺只差區區百餘點輸出。

打野控住小龍,再上來幫忙拿個先鋒,單線就可以通關。

“還有一個方面……”

林北仔細分析了一下新賽季改動,發現另一個細節:“死亡對優勢路的影響更小了。”

S5賽季超神的英雄,人頭價值是500金幣。

S6季前賽,無論累計了多少層賞金,擊殺者都只能拿到390(300+90隊伍獎勵)金幣。

看起來死一次多送了一百五。

其實是平均分配給對手。

問題不大。

要知道,對上單來說,最在乎對面上單的發育情況。

至於中下野輔……

其實無所謂。

畢竟強勢時期完全不同。

一兩個大件,上單還是爸爸的時候,脆皮C位多的那點錢沒有什麼意義。

等到雙C接管比賽,額外經濟佔比也已經聊勝於無。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看起來這個賽季的重灌戰士普遍挨刀,輸出型裝備的屬性也全面下調,有一種要回到坦克聯盟的感覺。

實際上,能夠掌握主動權的上野組合依舊能夠滾起來無可阻擋的雪球。

林北和Swift稍一嘗試,便不約而同地察覺到了這點。

雖然全程沒什麼交流,但在英雄選擇和戰術使用層面精確地達成了一致。

打野先行發育。

除非有天賜良機,否則不做第一輪GANK。

上路給壓力,逼迫對手支援,為打野創造偷第一條小龍的機會。

接下來,去上半區打一兩次小規模團戰。

獲得優勢,掌握峽谷先鋒。

簡簡單單兩個目標到手,一場對局就能拿下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