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打,稍微出一點問題就沒了。”何皓作為旁觀者都心有餘悸。

“那就別讓他出問題啊,這點自信總得有。”Ning觀點不一樣。

有些選手的心思是想要穩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也就是所謂的藍領。

而有些選手,思維模式截然不同。

敢拼敢打,敢在刀尖上起舞,

至於難度、機率,乃至失利後的結果都不重要。

百分之五十機率失敗?

不好意思。

這裡沒有那百分之五十。

“要是把SKT贏了,冠軍基本到手了吧?”Ming作為老隊友,與有榮焉。

“KOO Tigers比現在的SKT有差距。”PDD對此最有發言權:“今年SKT不止一兩個點強,所有位置都能站出來Carry。”

“有那麼誇張?”Ning不太信。

“有。”PDD詳細解釋:“單獨拿出來,其實都可以針對。”

“Marin沒有隊伍資源傾斜,就用不了推土機打法,還很可能需要打野專門去保。”

“Bang會發育跟團,只會發育跟團。”

“Bengi保爹戰術無敵,前提是需要有一個爹。”

“但是把他們結合到一起,就基本沒有問題,起碼沒有EDG能抓住的問題。”

LCK選手的風格和LPL截然不同。

因為LPL起步太晚,沒有完善的電競體系。

即便到了現在,很多隊伍的教練還只會點點外賣訂訂房間。

最多加上租大巴。

所以,選手大多是一個人在黑暗中摸索,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努力去提升。

達到足夠高度,對線、打團、支援、防GANK等各個方面無一不精。

LCK不一樣。

以EDG現在的對手SKT戰隊為例,練什麼英雄全是教練去指定,練不好,就算是名氣最大的團隊核心都沒有資格上場。

發展不平衡?

長短腿?

沒什麼所謂。

因為具備就算留著問題,也不會被對手抓住並擊破的自信。

有選擇的強化一兩個方面,藉助團隊力量掩蓋缺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兩個賽季,感覺韓國隊伍極其恐怖,五個位置六芒星幾乎全滿,就是這個原因。

不是真的全滿。

而是互相彌補,不暴露絲毫短板。

“那這麼說……”解立文話只到半截。

“EDG很難贏。”PDD半點都不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