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理論方面的問題算是基本解決。

剩下的就是將設想帶入現實,在一次次測試中,克服實際上的苦難,製作出真正能用的方舟。

......

......

“脫離次宇宙。”

李良心緒一轉,下達斷線指令後,便在自己的房間中醒來。

透過視窗,望向規整如方格的城市,悠悠的嘆了口氣:

“能區分真實和虛幻的,大概也就是現實比較慘淡了。”

次宇宙,是基於現實的虛擬宇宙。

一個無限貼近於隔離規則存在之前小宇宙的資料化虛擬宇宙。

在無數光腦搭建成的次宇宙中,星河璀璨,可探索之地廣袤無邊,宇宙範圍和文明上限遠超華胥空間的現實。

它原本是個遊戲,但隨著規模越來越大,與現實的聯絡越來越密切,於是便有了第二人生的說法。

幾乎每個人,都深入參與其中。

如今,李良已經十多歲。

在他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將現實當做養活身軀的一種渠道,相反,擬真度極高的虛擬次宇宙才算得上真正人生。

因此現實甚至比虛擬宇宙更慘淡,大街上行人寥寥。

然而,不管是次宇宙、還是現實,統管的卻是同一個存在:華胥。

華胥空間和其中最先進文明華胥文明,在羅桓那兒的命名都來自於此。

它是華胥文明鼎盛時期編織的強人工智慧,沒有感情,能夠像真正的人一樣學習思考、推理、解決問題,本是巔峰時期華胥文明的有力輔助。

現在則變成了統籌現實與次宇宙的存在,用較為誇張的說法形容,就是人工天道。

它不能改變規則,卻掌握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華胥是否擁有靈魂呢?”

曾在魂土之中停留,見過無數靈魂的他,無數次想過這個問題。

一組資料也能產生完全獨立的意識與感情,擁有靈魂嗎?

這個問題暫時沒有答案,卻至關重要。

藍星的科幻電影之中,經常有人工智慧反噬人類的情況出現,但實際上,人工智慧背叛人類只有兩種可能前提:

一,人們輸入的邏輯出問題,產生邏輯衝突;

二,產生真正的靈魂,存在對事物的喜歡和厭惡,存在恐懼。

前者不太可能,華胥在誕生之初,就被鼎盛時期的華胥文明加上諸多繞不過去的限制,其豐富程度遠超經典的機器人三原則,動用了幾乎整個文明的力量和思維,設定了堪稱完善的邏輯枷鎖。

存疑的後者卻是華胥能否一直安全的根本性原因。

假如人工智慧只具備邏輯推斷能力,卻不存在靈魂,不恐懼消亡,不恐懼人類將對它做的一切,對一切都毫無感覺,沒有任何看法,那麼它有什麼理由與人類對立呢?

當然,這只是李良閒暇的思索。

從過往和現在來看,華胥沒有任何與人對立的意思,反而更像是勤勤懇懇的保姆,延續著大不如前的華胥文明。

對李良來說,更要緊的事情,是如何達成使命,成為這裡的大人物。

“許諾的金手指怎麼還不來,一個普通人是很難逆襲的啊。”

“看現在華胥文明由華胥總攬的狀態,在人類中逆襲有沒有用,都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