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藍星為例,人類對星空的渴望,可以追溯到猿人時期的第一次仰望星空,此後數百萬年的好奇與渴求,衍生出無數瑰麗的幻想和不斷的飛行實踐,最終在資訊化文明階段遠赴星辰,完成無數人類橫跨百萬年的夙願。

開拓始於探究,而探究始於好奇,始於隨之而來的思考。

納威的思考,將為新局面的到來,打下可靠的基礎。

……

……

“狗日的跑了。”

羅桓和七號大眼瞪小眼。

比起納威和無數生靈,真正瞭解變故背後真相的只有兩位造物。

這倆造物知道,提桶跑路的不是通道,而是整個深淵。

七號摸摸下巴:

“本磚也算經過大風大浪的,原想著什麼場面沒見過?”

“今兒個長見識了,這場面我真沒見過。”

形象點說,熔岩世界和編號三世界,就像是硬骨頭,人家深淵作為食客,眼見啃不下來,乾脆直接吐出來了。

納威團隊對下層的偵測結果不一致,不是因為有什麼幻境,而是因為下層的的確確在變。

熔岩世界從深淵中層一路上升,直到抵到編號三世界才停下來,最後,這倆已經是最上層的世界,被人家深淵一腳踹開。

割袍斷義大家都聽過,熔岩世界和編號三世界,就相當於裡面被割去的那塊衣料。

人家不要了。

“是不是我的手段太粗暴,把它嚇跑了?”

羅桓想起前些日子,自個動用了點能量,把被侵蝕的渚良世界打崩了。

會不會是因為這茬,才導致今日之果?

“估計有點這方面原因,但不是全部。”

七號搖搖頭:“深淵果然是有意志的,在發現它本身的一部分被蠶食,而且沒辦法制止的時候,恐怕就已經有跑路的苗頭了。”

對面小宇宙的結構,目前看來是被分割成一個又一個自洽空間,中間由隔離規則隔開,深淵就是其中一個自洽空間。

羅桓對此的形容是魔方和千層餅。

實質上,自洽空間本身的形狀並不規則,數目也遠比市場現有的魔方格子多得多。

深淵在其中,算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

它捕食其它世界,以此充實自身。

那麼它是如何做到在隔離規則存在的情況下,捕獲其它世界的呢?

原因很簡單,深淵是“蚯蚓”。

如果把隔離規則比作土壤,在其它自洽空間被規則隔離固定的情況下,深淵這條蚯蚓卻能夠在土壤中自由穿行,不時進入某個自洽空間,咬一口,叼走一個世界,或者世界的一部分。

“熔岩世界戰場上,從來沒有出現過惡魔領主以上的惡魔,我本來覺得是深淵沒法調遣,現在看來,它早就準備放棄這一層了。”

沒辦法,規則層面硬剛,剛不過。不久前還被打掉了一層,打也打不過。

不跑路等著被一步步蠶食嗎?

所以這結果,出人意料,但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