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誥》說:羅酆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週迴三萬裡。其山下有洞天,在山之週迴,一萬五千裡。其上其下並有鬼神宮室,山上有六宮,洞中有六宮,輒週迴千里,是為六天鬼神之宮也。”

酆都,又稱酆都羅山、羅酆山等,相傳是萬物生靈死後歸宿,設三十六獄、七十二司,由號稱天下鬼神之宗的酆都大帝主管。

在南梁道士陶弘景所撰《真靈業點陣圖》中,酆都大帝位於第七階陰間神的中位。

人們最常說的陰曹地府、和閻羅王,在歷史上是佛教文化傳播的產物,後來也被編入以酆都羅山為核心、由酆都大帝總司的鬼神體系之內。

單憑這些簡單的概述,就能看出這套體系遠比羅桓的冥府龐大完善,是發展到極盛時期的產物,不管是上限還是規模,都與如今的冥府不在一個層面。

“不知道老祖宗傳下來的神話和編號三異域世界有幾分貼合。”

藉著阿諾附帶的規則,羅桓也看見了那兩個快要被磨滅的酆都二字,一時有些唏噓。

藍星上的神話眾說紛紜,不可盡信,要探究這個世界的實際面貌,需要親自去了解。

和神話的出入肯定會有,只是不知道會有多少。

寫著酆都二字的厚匾,顯然已經存在許久,筆畫的脈絡還在,可金漆剝落許多,只能勉強認出字形,不復當年的璀璨。

看來,那鬼魂說的地府坍塌,已經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循著阿諾的視角,羅桓藉著看見了遠處的城鎮和高聳山體。

滿眼的衰落破敗。

斷壁殘垣比比皆是,破窗碎瓦遍佈其間,就連山體也似乎是被鋒利的刀削開,只留下仍舊能俯瞰大地的殘餘邊角。

和物質世界一樣,這裡的陰間也被撕裂,留下來的只是曾經地府的碎片。

在遭受重創,且失去眾多生靈的思維認可之後,僅由現有生靈支撐的地府碎片陷入衰敗。用以約束靈魂的秩序早已崩塌,無數能自保的靈體逃入人間。

再過幾百年,這塊碎裂的魂土本身,也將解體或跌落,最後徹底消失,或者倒退回黑霧遍佈的靜止時期。

光屏顯示的內容仍在繼續變化,羅桓一邊盯著看,一邊又開始思考其它東西:

“這個世界該怎麼處理。”

借鑑是一方面,但要完全掌握這個世界,就避不開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它不是深淵。

巴比倫能佔據熔岩世界,是因為深淵有雙向同化性,能夠同化別人,也能被同化。

可阿諾所在並不是深淵。

在借鑑體系之後,要麼直接放棄,等它被深淵吞噬以後再同化,要麼用其它方式,來將它納入小宇宙的版圖內。

“鑑於搭檔你還處於見習階段,要完整地把編號三拿過來有點困難。”

七號的小銀手習慣性地摸摸嘴巴下面:“可要是讓這麼一個好胚子溜走,就有點暴殄天物的意思了。”

雖然只是碎片,但過了那麼久都沒有徹底消散,仍能勉強運轉,證明它在離開原本的完整世界以後,勉強能自洽。

如果能拿到手,只需要一點調整,就能成為類似於種子的存在,羅桓向裡拋灑物質,捏造地域,拓展其面積底蘊,就能收穫一個與巴比倫和致遠星不同的文明。

不用從頭開始,也不用花費太多精力。

更重要的是,它的未來有跡可循,前期發展會比較快,雖不能一蹴而就,可也要比撞運氣好上太多。

羅桓掠奪深淵物質,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節省造物能量,為新文明捏造作為棲身之地的新天體。

這文明種子都放在眼前了,豈有視若無睹的道理?

“編號三的規則和深淵用的是一套,和咱們只能說勉強相容,來合計合計怎麼把它納入咱們權柄的控制範圍。”

羅大造物打定了主意,咳嗽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