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翊王又提起秦大將軍,三年前提的還不夠嗎?其實穆承煊和大臣們也不是沒有心理準備。秦大將軍之女如今可是大梁太子妃,他的外孫又是皇太孫了,身份何其貴重。秦大將軍犧牲之時,正值戰亂不休,朝廷也無暇顧及秦大將軍的身後事,只是匆匆給了封賞。而知道此事內情的人,眼見著秦家失去了一大依靠,也漸漸偃旗息鼓,閉口不提自己曾經是支援秦家的。

先帝對秦家是責重恩輕,可惜秦家世代忠於天乾,從不曾生出異心。而先帝將秦大將軍犧牲之事壓下去的原因令人深思,只是事情過去了多年。韓徹也曾告誡他,定國公若是想要為秦家討回公道,也不會這麼多年纏綿病榻,不入朝堂了。甚至是三年前,韓徹在天乾之時,明明是隻差臨門一腳,就能逼得穆晏承認當年忌憚功臣、用人不善的過錯了。可是定國公仍然沒有這樣做。

儘管他們想要為秦大將軍正名,可是反而會因此違了生者的意願,才是得不償失了。韓子慕說這番話,是提醒穆承煊要謹記秦家為天乾立下的汗馬功勞,無論之後定國公如何,都不能對秦家人刻薄寡恩。

寧玉也清楚秦奕宸是無心入朝堂了,能守著定國公府,與林氏安穩度過一生未必不是一種幸福,這樣安穩平靜的幸福,恰恰是多少人羨慕卻求而不得的。

定國公是在家人的陪伴下離開的。

“孃親,伯外祖父是去見外祖父了嗎?”元琮的眼眶蓄滿了淚水,短短几日的相處,他也感受到了伯外祖父的疼愛。他知道伯外祖父是離開了。

“對。”寧玉平靜地流著淚,輕輕地撫著元琮的腦袋。

“孃親跟你說過,他們是好兄弟,以後相聚了,一定能夠幸福快樂地在那邊繼續生活下去。”

寧玉看著那一副棺材,心中生出許多的感概來。無論生前有多麼輝煌,建了多少功業,死後也只剩下了黃土枯骨。可是後人會記得他們。

想來她何其有幸,也做了一回秦襄將軍的女兒,定國公的侄女。

林氏看到元琮一絲不苟地跪在地上,不曾有過半分懈怠,“阿琮,你還小,要不跟海棠姑姑先回去吧。”

“舅母,我要跟孃親一起為伯外祖父守靈。”元琮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反過來安慰舅母道,“舅母有小寶寶了,才應該多休息。”

寧玉也知道元琮既然這麼說了,勸是勸不得的。等他有了睡意,累了之後,再讓他去休息吧。事實上也該讓他好好跪一跪定國公,要他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

“嫂嫂,阿琮說得對,身子重要,地上又涼,還是多保重身體為是。”寧玉見林氏這幾日也是太操勞了,為了腹中的孩子著想,應該好好休息休息。

元琮紮好了風箏和天燈,可是沒有來得及和伯外祖父一起去放。寧玉和元琮將天燈和風箏飛上了天。希望伯外祖父能夠等一等,外祖父也要等等,好讓他們的祝福能夠到達他們的身邊。

定國公出殯的那一日,穆承煊和皇后親自來了。

“參見皇上。”

“免禮,平身。”穆承煊臉上滿是悲痛之色,似乎為失去一位肱骨忠臣而傷心不已,“今日是定國公出殯之禮,定國公乃兩朝元老,秦大將軍亦是於天乾立下了汗馬功勞,朕已下令,定國公與秦大將軍,同配享太廟。”

“臣叩謝皇上。”秦奕宸恭敬地行禮,語氣中卻沒有半點兒溫度。

林氏,寧玉攜元琮一併叩謝皇恩。韓子慕看到眼前一幕,也是感慨頗多。定國公在世之時,秦大將軍戰死沙場的真相,一直也沒有徹底澄清。雖然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先帝崩逝,如今的皇帝自然要當個孝子,不能揪出先帝的過錯。可是今日聽著這些話也實在讓人難以謝恩。

秦屹在臨死前交待了寧玉,無須再追究過往。寧玉知道,三年前,穆晏將秦屹召進宮中的那一日,穆晏如此震怒,可最後還是放了秦屹平安回府。想必那時秦大將軍當年的真相,秦屹就已經明瞭了。

穆承煊朝著寧玉和元琮走近了來。

“參見陛下。”元琮剛才跟著寧玉一起,只是簡單地行了禮,現在當著面又恭敬地再拜了一拜。寧玉並沒有跟元琮提多少關於天乾的皇上、王爺的事情。但是元琮從來就是個極為看人眼色的。眼前的這位皇帝,剛才所有的人都在向他行禮,可是大家眼中的敬意卻是耐人尋味的。

“皇太孫不必多禮。”穆承煊溫聲道。這個皇太孫模樣俊俏,長得像寧玉,又有韓徹的影子。雖然當年的確有太醫稱寧玉是難以懷孕了。但是現在看來,元琮三歲了,大梁從未傳出過任何的風言風語,連慶焱帝那樣多疑喜歡猜忌的人,都對元琮甚為喜愛。像是都不在意元琮身上有天乾的血脈了。元琮的身世應該沒什麼值得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