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王氏冤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穆承煊想起來前幾日,孫氏還跟他提過,寧玉曾經叮囑她,儘量少去沅芷宮。沒想到如今真的出事了。
“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寧玉和穆承煊分開去了東宮密室。除了他們,秦奕宸也與寧玉一起去了,還有楚之承、宋大人和高繪高騁兄弟倆。
“殿下,如今能解此困境的,只有一人。”
“秦姑娘說的是?”高騁問道。
“婉妃娘娘。”寧玉和秦奕宸都已經商量過了,既然知道了康王就是害死秦思墨的人,他們絕對不會放棄為思墨報仇的。
“殿下可還記得常河?”
“那個差點兒跟秦二小姐訂了親的太醫?”
“他是臨安王氏的遺孤。”寧玉溫聲道。九年前,臨安王氏也是顯赫一方,後來卻因為通敵叛國的罪名,被株連全族。只留下了婉妃和常河這兩個孩子。常河是被定國公救下來的,而婉妃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臨安王氏被穆晏下旨誅滅的時候,她已經十四歲了,清楚地記得所有的事情。她一路顛沛流離,才來到了定陵。一路成為了穆晏寵愛的婉妃。
“臨安王氏?此事與定國公府有關?”穆承煊對秦奕宸和寧玉如此坦誠,還是有些驚訝的。畢竟私自救罪臣遺孤,罪名可不輕,而且婉妃竟然就是當年的臨安王氏的孩子,處心積慮留在父皇的身邊,只為了報仇。那樣,父皇的安全不是受到了威脅了嗎?
“是,如今定國公府和臨安王氏之間的關係已經稟明殿下了。就看殿下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了。”秦奕宸也清楚太子殿下忠於皇上,可是他願意相信這一次,太子殿下更相信公道,會還臨安王氏一個清白。就算是為了太子妃的清白。
“若是太子殿下能夠忍心看著太子妃含冤屈死,我們也不敢將這些事情稟告給殿下。”因為不捨,所以會有後悔。太子對皇上是太過忠心,不會對他的命令感到委屈和心酸,可是他也該清楚皇上也會有所偏頗。正如這麼多年來待他和康王,始終是親疏有別的。
“可是殿下一旦表露了想要為王氏翻案的意願,恐怕在皇上心裡,就更不待見殿下了。”宋大人心中卻在猶豫了。
“殿下心裡也清楚,陛下之所以在這件事情上發這麼大的脾氣,直接原因的確是明妃娘娘腹中的骨肉,但也有殿下在慶陽風頭過盛的緣故。”寧玉自小在宣文帝身邊長大,最瞭解他對朝中大臣和後宮妃子們的制衡之術。其中也包括她的皇兄、皇弟們,宣文帝雖然荒淫無度,但是論制衡之術,恐怕他要比穆晏高明得多。可惜最終他還是對楚祐將軍動了殺心......
“如今太子妃已經被關押,德寧公主若是想要天乾的太子妃位,恐怕陛下未嘗不會把握這次機會與西沂聯姻。”寧玉知道要讓他們相信並且接納她的提議並不容易,所以本著十二分的耐心解釋,“而在此之前明妃和康王走得頗近,甚至是柳楣。”
“光是婉妃娘娘當然是不夠,若是大梁、西沂、天乾,之間出現了兩國聯姻,相信陛下一定會著急的。”
“姑娘心思縝密,滴水不漏。老臣實在佩服。”宋大人很難相信這些話是從一個小小的女子口中說出來的,她分析的不只是怎麼救出太子妃和孫尚書,更是各國之間相互的掣肘。
“不過,也不由得老臣冒昧問一句,秦姑娘之前可是禮王府的人,由秦姑娘在中間穿針引線,難道不會引起大梁太子的懷疑嗎?”
“是啊,現......”高繪話還沒說完,就感覺到被人打了一下,下意識地看向了高騁。
“宋大人!殿下若是心有顧慮的話,舍妹就不用摻進這些事情裡頭了。也不必在這裡平白受人疑心!”秦奕宸眸也未抬,聲音卻冷到了極點。
寧玉扯了扯秦奕宸的衣袖,嘴角劃過一絲淺笑,似是在安慰他,不必動氣。
“殿下,臣失態。”秦奕宸這才調整了神色,恭敬地向穆承煊行了個禮。
穆承煊聽到宋大人那番話,也覺得是冒犯了。可是宋大人一向剛直,都是為了他著想,他也不能怪罪,“世子勿動氣,孤替宋大人,向秦小姐致歉。”
“殿下,臣女願意進宮,至於多的事情,臣女自知沒那個本事,也不會胡亂摻和。”寧玉心中裝的都是思墨的仇,她必須要儘早做到,讓穆承燁血債血償。
“只需殿下記得,欠我們一個條件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