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顛覆製造業(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一句話就把我點明白了,“你是說,整個基地都用一個後臺?”
“沒錯,斯列亞哥後期所有的機械化裝置、機器人、網路等等,都只設定一個大型的中央處理器,整個處理器不用隱蔽,就設定在地面上,只要有人入侵處理器,那麼我們就用最簡單的斷電方法處理,沒有電,他們能幹什麼?”
“可是機器人和裝置忽然失去指令來源,那麼整個基地的執行就會停止啊!”
“所以這個基地的定位絕對不能像西北基地那麼高階,這裡必須以人為本,不能採用高階自動化,而是採用人與裝置結合的體制來完成,機器人的作用是提高效率,而人的作用是做好取代機器人的補充。”
他的解釋讓我有些明白過來,也就是說,一個工作崗位上可能需要一個人和一個機器人,可能機器人平時要做大部分工作,而人則僅是補充,不指望他能幹的多快,目的就是讓他在機器人失去作用的時候補提上來,那種時候即便是基地的運轉效率降低下來,也能保證最起碼的執行。
“這個思路倒是很新穎,只是很多細節需要推敲啊!”
“你以為我這半年都在忙啥?說句不好聽的,那種設計和基建,隨便找個幾個設計師就能幹,沒必要我親自上,我現在帶領的核心團隊就是要梳理後期的基地運營工作拆分,確保每個環節無遺漏,這也是我壓力大的地方。”
“還是那句話,缺錢我給錢,缺人我去給你找人,不用在乎這些。”
他擺擺手,道:“錢和人都不是問題,錢你足夠,人我這邊也要門路找到,這個世界上抵制機器人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想找這麼一批人才簡單的很,我現在的痛苦就是,斯列亞哥的基地太敏感了,後期,無論是亞當還是羅賓,只要稍稍在國際上宣傳一下,動動手腳,說一些我們基地的威脅言論,可能我們基地就只能停滯了,我們畢竟只是一個公司,並不是一個國家。”
我點頭表示理解,“你放心,對你的支援不止這些,羅賓已經研發出新型的戰機和飛船了,戰機已經在試機,而飛船在兩三個月之後就能落地,只要這兩項工程完成,國際社會上我們話語權就會很大,那個時候不是他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了。”
“新型戰機?飛船?”
我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給他講述了一下,他立刻就明白了,思考了良久之後才說道:“這麼先進的裝置,各國可是都非常忌憚的,我們只是一個公司,這種壓力你能承受的住?”
“我理解你的意思,不過這也是沒辦法,而且的可以分而治之,目前思文這邊已經開始堆積訂單和技術轉讓的問題了。”
“那你準備轉讓?”
我搖頭笑道:“轉讓是肯定轉讓的,但是怎麼轉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嗎?十成的技術,轉讓十成是轉讓,轉讓五成也是轉讓。”
“那你是想……”
“沒錯,首批產品就當做試驗品了,這些都可以直接賣了,甚至哈馬的船廠和發動機生產廠,以及國內目前正在做樣機的飛機生產廠,我們都可以賣掉,技術只要我們手裡有就行了,當然,技術也要轉讓,不過我們要有保留的轉讓,至少也要保證我們自己是最先進的。”
“那你留著技術是準備自己幹?”
“當然了,這種事怎麼能受制於人,技術我們都有,無非就是找個合適的地方,你這裡不就挺不錯的嗎?。”
“你開什麼玩笑,你當飛機和輪船都是玩具啊!說造就造,這個產業有多麼龐大,你知道嗎?牽扯的內容有多麼複雜,你知道嗎?雖然我不專業,但是我知道,這種工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是獨自研發的,這需要大量的配套企業的支援,你……”
我伸出手指慌了慌,解釋道:“你這就不懂了,正因為如此,我才有底氣說剛剛那話。”
“什麼意思?”
“我們與其他企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於整體技術的把握,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下游產業支撐的情況下,我們也一樣能生產出自己的東西,無非就是配套的廠房多一些,相應的投入也多一些。”
“那可不是多一些而已,據我所知,飛機制造業和輪船製造業包含的內容很多,大的有鋼材、空調、動力系統,小的也有電力、迴圈、塗料,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起落架,那裡面的學問都是很大的。”
“可是這些資料羅賓都有,其實尼古拉斯造船廠和馬達列夫也只是個錦上添花的買賣,即便沒有他們,只要給了羅賓足夠的時間,所有的工藝和系統都能解決,只是它們的出現省去了羅賓的很多事而已。”
“你說的這些我當然明白,我的意思是你所有的東西都自己產嗎?別的不說,空調,你有技術沒錯,但是單單為自己的輪船和飛機生產這麼一件東西,你不感覺浪費嗎?”
我搖頭道:“絕對不是浪費,恰恰相反,我要顛覆當前的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