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的網友在熱火朝天討論的時候,華夏的眾多網際網路平臺忽然間出現了一個從未出現過得詭異現象,那就是所有的大平臺網站、APP、論壇等等,只要能發表言論的地方統統的陷入了癱瘓。

所有人都不明所以,當然除了我自己,因為羅賓告訴我,自從百度拔電源的訊息傳出去之後,所有的平臺都採取了這一措施。

他們不敢發表反抗羅賓的言論,但是他們也不敢讓羅賓肆意的在自己平臺上胡說八道,所以當有人把訊息從李氏內部傳出來的時候,眾人都開始爭先效仿。

拔電源誰不會啊,這簡單的很,無非就是損失點流量而已,這種流量不要也罷,而且我也沒刪你帖子,就是斷電了而已,這總不能怪我吧!而且,我拔了電源,你想刪我資料也刪不了,可以說這是目前最穩妥的辦法!

最重要的是,只有這樣,他們才有時間等待各部門給出準確的處理意見,到底應該怎麼做?上層的態度是什麼?是堅持到底,還是選擇妥協?堅持到底的代價是什麼?自己要為此承擔多大的風險?那個“天使的聲音”能否被有效控制?能不能請到IT大拿來幫自己處理掉現在的麻煩……

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時間。

但是網民的時間是充裕的,在各大平臺陷入安靜的時候,網民便把目光轉向了各家小網站,不管網站是幹嘛的,聽歌的也好,看劇的也罷,哪怕是一本的評論區呢?眾人都開始在那裡開闢出自己的聊天的新戰場。

這導致全部的網路陷入了癱瘓,倒不是說這些網站膽兒小,也選擇拔電源了,畢竟他們沒什麼名氣,很多都是個人網站,他們自己沒這個意識,而且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麼多小網站都在,難不成還要全部清理嗎?

之所以陷入癱瘓,是因為他們伺服器太弱了,根本承受不住當下這麼大的資訊量,所以只要人員密集程度一超標,立刻就崩潰了,只能再開機重啟。

這一天註定是值得記憶的一天,這一天也註定會被計入網際網路的史冊。

常言道,危機與機遇並存,對於各家網際網路大平臺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但是對於廣大的底層網際網路企業來說這是一次機遇。

長久以來,各家大平臺就像是土匪一般,無時無刻的不再壓縮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中小企業可以說是是在夾縫中艱難的生存。

眾多的中小企業費盡心力的想在整個網際網路市場謀求一片生存之地,但是卻處處受阻,好不容易推陳出新,想到了一個好的產品,但是在各大平臺面前,彷彿一葉扁舟面對上了巨大的冰山,寸步難行。

你剛抬頭的時候,我竭力的打壓你,盡所有可能把你扼殺在搖籃,讓你無法成勢。

如果打壓不住,那我就收購你,讓你成為我的一部分,至於後期用不用你,那就看我的心情了。

如果你不樂意讓我收購,那就不好意思了,我要錢有錢,要勢有勢,要人有人,要市場有市場,要流量有流量,想要搞死你那還不是輕鬆加自然,要麼我模仿你,以我浩瀚的流量來擠死你,要麼我花重金把你的人挖來,讓你成為一個空殼。

不論怎麼樣,最終的導向,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市場總是我們幾家說了算。

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各大平臺紛紛退卻,把大片的市場騰了出來,這對於數以萬計的小企業來說就是機會,實打實的機會。

很多企業開始把握這次機會,資源全部傾斜,及時調整運營策略,解決終端互動環節,同時開闢媒體和討論區,及時的開拓市場,收攏流量,把自己的平臺向大眾推廣。

短短的一天時間不到,就是上百家企業取代了原有的十幾家大平臺,成為了網際網路交流互動的主力平臺軍。

當然,這只是一個開始,如果此事終了,各大平臺緩過勁兒來,騰出手來,那麼這些小企業的命運比此前好不到哪裡去。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流量只是暫時的,這些平臺在網民眼裡只是暫時的替代品,如果短期內各大運營平臺恢復正常,那麼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捨棄當下,迴歸大平臺,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各大平臺企業拔電源也是倉促之舉,因為很快就有人明白過來,拔毛的電源線啊!拔網線不就行了嗎?

所以眾企業紛紛開始恢復通電,啟動伺服器,只是切斷了網際網路的連通。

但是,這就有用嗎?

肯定沒有用,因為羅賓的分身遍佈網際網路各處,在各家拔電源之前,她已經設定好了相應的子程式,所以她對各家平臺仍有相應的控制權。

別的平臺不知道這一點,但是李氏集團深深的明白了這一點,因為他們只要一開機,那資料刪除程式就會開始啟動,無論如何調整,如何防毒,如何建立防火牆,沒有任何用處,彷彿這個程式就天生存在一般,讓李氏集團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摸不清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