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為什麼要收購未來穿戴,畢竟在眾人眼裡未來只是一個VR市場,這種產品跟自動化沒什麼關係,或者說即便有關係,關係也不大。

但是羅賓的解釋是這樣子的,目前的網路勢力範圍,羅賓只能到國內,而初代的勢力範圍是華夏以外的整個世界。

所謂的勢力範圍,那就是說,不能輕易的介入相關範圍的事情,比如羅賓就不可以自己或者使用分身去監視監聽國外的事情,因為初代不允許,而亞當也不會輕易來監聽監視國內的事情,這一點羅賓也不允許。

但是這並不代表羅賓就對海外的事情一無所知,而同樣,也不代表亞當對國內的事情無所知,因為有資料終端存在。

所謂的資料終端就是各個軟體或者APP的伺服器,這種伺服器會及時的蒐集客戶的各種資料上傳至伺服器,只要伺服器在國內,那麼羅賓就可以透過這些伺服器裡的資料觀察海外的情況,同樣,亞當亦然。

我之所以沒被亞當發現,而亞當的代言人同樣沒被羅賓發現,那就是因為我跟他們都被對方適時的保護起來了,也就是我們的資料要麼被修改了,要麼被攔截了。

當然,這樣並不是說羅賓無法操控海外的資本,她只是不能親臨海外,但是透過各個軟體終端,她還是可以對海外資本進行控制的,所以賺錢還是沒問題的,只要不進行網路入侵就行了。

所以,拿下未來的目的就是迅速的開啟VR市場,佔領整個市場的主動權,然後發展出與之匹配的系統程式,這樣自己就能夠獲得資料終端的優勢 ,那就可以及時的搜尋各個地方的資訊了,這就像是給羅賓拿到了一個望遠鏡,雖然她不能近距離觀察,但是可以從遠處悄悄的觀摩猜測,不至於真的成為瞎子。

因此,我的第二個主要目標就是推動未來穿戴的進步,儘快完成VR產品的研究以及平臺的搭建。

就我的目的來說,朱景山的眼光真的太窄了,他做了這麼久,無非就是想給玩家一個好的體驗,但是仍然需要藉助電腦和手機,他並沒有意識到VR頭盔可以成為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我對VR頭盔的理解是把它打造成一個獨立於電腦和手機以外的另外一個產品,這個產品具有手機和電腦的一切功能,而且還要比它們做的更好。

除了我們以為的人機互動的遊戲體現外,我還要把VR頭盔做成一個辦公產品,一個生活用品,一個工業產品,這個產品可以上網,可以聊天,可以工作,可以查資料,可以做設計……可以這樣說,一切現在電腦和手機能做到的事情,VR頭盔都能做到,而且還要比它們做的更好,體驗感更強!

這裡需要的只是一個感測器的提升,只要能找到合適的感測器,合理的處理方式,有足夠的資料支援,一個人就可以帶著VR頭盔,不用任何鍵盤,只用語音和手勢就能做到當前電腦和手機完成的所有工作。

除此之外,我的第三個目標,就是機器人的研發,因為機器人是全部自動化的前提。

其實透過與貂蟬溝通,當前的機器人硬體的發展已經很到位了,無論是精細程度,還是運作的機制,缺少的只是一個人工智慧的大腦。

按照此種前提,如果考慮羅賓的話,其實全部自動化時代已經到來了,因為羅賓就是一個合格的機器人大腦,她能準確的發出各種指令。

但是,這不可以,首先是羅賓佔用的伺服器太大,即便是分身貂蟬,當前的資料量計算也需要一個房間大小的伺服器來輔助,這無法滿足機器人專業專精的要求。

雖然可以透過伺服器利用網路來遠端操控,也就是把機器人的大腦和身體分開,但是這太侷限了,首先是需要建造諸多的伺服器,這不現實,其次,就是無限網路在很多情況下不穩定,如果指令發出的不及時,就很容易出事。

這裡就說到我想到的內容了,說到底,我所需要的的自動化機器人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機器人,因為我不需要它能做所有的事情,我需要的只是專精機器人。

比如說,一個家政機器人,它只要會做家務就行了,我並不需要它會做設計,而一個會做設計的機器人,也並不一定會開車,而一個會開車的機器人也並不需要會走路……

如此下來,我就可以把機器人分成各種小類別了,這樣的話,在使用它的時候,我只需要給它一個指令,它就會按照指令去完成任務,而這種大量的指令下達,羅賓完全可以做到。

也就是說,我所期待的自動化就是一個蟻巢的體系,羅賓就是作為大腦的蟻后,其他的所有機器人都是行屍走肉似的工蟻,只要達到這一點,那麼所謂的自動化升級基本上就等於完成了。

所以,我的第三個任務就是研發這種工蟻似的機器人。

這一點原本可以依靠不凡科技的,但是這項技術太過關鍵,我不敢假於他人之手,這必須由我自己完成,或者說由我和羅賓一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