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四 南貢山口之戰(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撤下來的突擊炮作為直瞄火力重新組成炮群對一號高地和二號高地進行覆蓋炮擊。
呼嘯而至的空軍戰鬥機也祭出了一種大殺器——集束炸彈。
集束炸彈爆炸的效果就像是一個裝滿了過年才放的煙花爆竹的倉庫一下子被引燃。一枚炸彈在瞬間拋灑出一千多枚子彈藥。子彈藥的威力雖然不大,但是起碼也相當於一顆手榴彈,殺傷人員的效果非常明顯。
重要的是瞬間扔到敵人頭上一千多顆手榴彈的效果還是很嚇人的。?兩座山頭都差不多大小,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山包,最多能夠有四百米的坡面寬度可以展開部隊。
空軍的打擊和突擊炮的再次炮擊讓一號山頭和二號山頭上的槍宣告顯啞了許多。
而趁著火力打擊的掩護,步兵已經突擊到了拼刺刀的距離。
炮擊一停,步兵就在步戰車和坦克的伴隨下一擁而上,直接衝進了塹壕展開了清理塹壕的戰鬥。
這個時候步兵手上的03式突擊步槍和95式突擊步槍都已經上了刺刀。
而步兵班火力裡真正在塹壕中好用的還是班組爆破手揹著的霰彈槍。
美國曾經有一款霰彈槍可以透過扣住扳機,連續拉動槍栓來實現連續射擊,在戰壕這種狹小空間,近距離交火中威力十足,表現搶眼,被稱為“塹壕清理器”。
雖然現代戰爭大規模的塹壕戰已經不太可能,像以前那種整片山都是縱橫交錯的交通壕和戰壕組成的塹壕體系已經不多見了,而是更多地進入村莊、鄉鎮、城市戰鬥,要地防禦作戰。但是霰彈槍的發揮餘地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在逐房逐屋的清剿作戰中。
其實恐怖分子的戰術和軍事素養並不高,火力並沒有什麼組織,全靠火力密度和強度加上一些讓坦克、裝甲車比較忌憚的肩扛式火箭筒的來撐場面。
在城市或者是山區裡打游擊可能恐怖分子會比較容易佔到便宜,但是拉出來打正規戰,面對擁有各種重型突擊裝備、各型火炮、輕重武器、空中支援的正規化武裝力量根本佔不到任何便宜。
其實如果不是為了搶佔陣地為工兵清理反坦克錐提供掩護的話步兵根本就用不著去去衝擊,直接拿火炮、飛機炸就是了。
在空軍的掩護下,恐怖分子在一分鐘之內就丟失了山頭的表面陣地。
當然,他們也是不可能有地下陣地的。
恐怖分子殘部飛快地向著後面的三道梯田式防禦陣地退去。
這三道防線才是真正的主陣地,每一道都橫貫整個山坡,輕重火力齊備,讓人不得不思考進入國內搗亂的恐怖分子是不是一個團。
而且進來這麼多的人,明顯已經不是準備製造點爆炸這種小兒科了,是要準備分裂國土。
“報告,一號、二號高地拿下了。”參謀向師長報告道。
“命令一團迅速佔領反斜面,利用地形地物構建臨時陣地,掩護工兵營行動。命令工兵營開闢通路,二團、三團進入攻擊準備。”
“是!”
一團的步兵在拿下了兩個高地之後才發現這些恐怖分子挖掘的塹壕並不簡單,下面有牢靠的防炮結構,在第一輪炮擊的時候這些恐怖分子全部都躲在下面的防炮結構裡。
而那些在第一輪炮擊中被炸飛的都是恐怖分子佈置的假人。
……
“該我們了!飛過去!”向羽看了看地面上的形勢之後對直升機駕駛員說道。
海軍陸戰隊“龍鯊”三棲偵查分隊和東南軍區“影子”特種作戰大隊“夢魘”小隊這個更時候正在空中坐著“黑鷹”直升機待命。
按照作戰部署,這兩支小分隊將在其他小隊攻佔山頂陣地,能夠提供迫擊炮和狙擊火力的時候對第三道防線發起攻擊,從後面對第二道、第一道防線形成打擊。
“黑鷹”直升機下降了高度,調整了一下機身姿態,將側面對準了地面上的塹壕。
一名空勤操縱著機身一側的六管轉管機關炮對地面掃射,準備清理出一個可以供特種部隊降落的安全區域。
四架“黑鷹”瘋狂掃射的時候,一營、二營的部隊已經翻過了山頭在高地頂部和反斜面的坡上依託坦克、裝甲車的掩護對第一道防線的恐怖分子陣地進行壓制。山上的特種兵們也用恐怖分子的迫擊炮對恐怖分子的第三道防線發動了打擊。
工兵營在裝甲工程車的掩護下迅速靠近了兩個高地中間的反坦克錐地域。
這個反坦克錐的設定很是邪惡,不是放在兩個高地中間的通道上,而是剛剛出了高地的位置上,正好處於整個第一道防線的火力覆蓋範圍之內。
不過現代工兵早就不是依靠人來攜帶炸藥進行爆破了,工兵營在兩個高地外面就停下了,兩輛裝備有推土鏟的裝甲破障礙車直接開進了通道。
兩輛裝甲破障車迅速接近了反坦克錐,直接開了進去。
這種裝甲破障車使用的推土鏟和平時的民用推土鏟不同,這種推土鏟並沒有剷鬥,而是一塊楔形的裝甲鋼結構,可以將前面的東西剷除並且向兩邊分開,很是方便。
而且這種裝甲破障車還在推土鏟的上方安裝了切割刀,用來切斷前面的鋼絲網。車上攜帶了爆破排雷裝置和吊車、液壓絞盤。由於採用了履帶式底盤,所以裝甲車的動力非常強勁。
兩輛裝甲破障車並排前進,最開始的幾個反坦克錐直接被掀翻,然後推到了一邊。
但是裝甲破障車才前行了沒有多久,就遭到了迎面飛來的rpg的火力打擊。
就在兩座高地與恐怖分子的第一道防線之間的一片開闊地帶上突然冒出一長條敵軍塹壕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