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 變臉(二)(第2/3頁)
章節報錯
先在具體是什麼樣的情況還不清楚,又涉及到共和國的情報網路的安全,所以現在還不可以這麼早就讓整件事情曝光。要是讓外面的人知道這裡藏著和兩具屍體,不僅王朝陽他們會很難擺脫關係,而且到時候搞不好就會把整個情報網都牽扯出去。
最後進來的羅星翼趕緊關上了門。
“怎麼會這樣?”李佳凌檢查了一下地上的兩具屍體,確實已經沒有什麼生命體徵了。
“早晚會清楚的,他是不是Roach?”王朝陽問道。
“不好說,我也沒見過Roach。”李佳凌搖了搖頭說道。
“這樣,全面檢查一下他們的屍體。李佳凌,你們的人你們有什麼辨認辦法麼?”
“沒有,如果人死了就必須要靠我們的資料庫比對虹膜和指紋了。”
“那要是燒成灰了豈不是死無對證?”王朝陽說道。
“基本正確,不過我們就沒想過死了之後還有個名分。”李佳凌圍著兩具屍體仔細檢視著,順口說道。
“這個收著吧。”王朝陽從包裡摸出一個鈦合金做的的身份牌。
“什麼?”
“身份牌,出發前幫你和文潔做好了,就是忘記給你們了。”王朝陽說道。
“好吧,謝謝你啊。”李佳凌接過來,掛在了脖子上。
這種鈦合金的身份牌耐高溫、耐腐蝕,鈦合金的珠鏈也確保了鏈子的強度夠高,不會在戰鬥中斷裂而丟失。
其實身份牌很有歷史了。
美軍是全世界最早給士兵們發放身份牌的軍隊。
士兵身份牌早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北軍就在部隊中開始配發了。當時的身份牌非常簡陋,只是一個小紙牌,上面寫著攜帶者所屬部隊的番號及本人姓名。作戰中,若有人員傷亡,根據其身份牌上的記載,別人就可以知道傷亡者屬於哪個部隊。雖然這種身份牌質地粗糙,並且作用單一,但它卻開創了世界軍事史上軍人佩帶身份牌的先河。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戰爭打得非常殘酷。由於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許多士兵受傷或陣亡後已血肉模糊,沒法辨認。而那些極易損壞的紙質身份牌已不能適應軍隊的需要,於是金屬身份牌便在戰火中應運而生了。美軍在一戰中佩帶的身份牌為圓形,由鋁製成,在上面壓印出佩戴者的部隊番號、血型、姓名。當時,參戰的各國軍隊基本上也都配發了金屬身份牌,而美軍在戰爭末期更是增加到每人兩枚。
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許多屍體根本無法辨認,有的屍體更是被隨便掩埋,當數年後被發現時早已成為了枯骨。而這時,美軍的鋁合金身份牌便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某人陣亡後,其戰友會把陣亡者的兩枚身份牌中的一枚放入死者嘴裡,一枚放在屍體旁邊。當死者無法被運回國時,也可以帶走一枚身份牌當做死亡證明。
不過有時候有的敵人會取走戰場上打死的敵人的身份牌作為殺敵證明,所以有計程車兵也將身份牌中的一塊穿在自己的鞋帶裡,然後藏在鞋舌裡。
最開始,我們國家的軍隊也都是靠縫在胸口或者是衣袖上的布塊來表明軍人的身份、所屬單位等等。到了後來有改進在了帽子裡或者是在衣服裡有印上去的身份資訊。
但是這樣還是有弊端的,畢竟始終都是布做的或者是印在布上,火一燒就沒有了。
所以到了現在,中國部隊也已經開始裝備金屬的身份牌了。
其實,一個身份牌也就值幾十塊錢,而且如果是軍隊訂貨,成批生產的話,成本還會更加的低。中國軍隊早就有實力裝備這個小東西了。
而一直沒有讓軍隊裝備還是考慮到政治體制的問題。不過還好最後還是用***理論解決了問題。
***在南巡談話中指出:“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簡單地說就是“解放思想”。
正所謂“不管黃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死生之地”自然實用至上。
李佳凌動手翻動了一下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