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主持在旁邊開口,“聖僧,這孩子福緣淺薄,千萬別折煞他了!”

海淵法師卻道,“我卻看他福緣深厚,福元寺往後兩百年的興盛,都要寄在他一人身上!”

這話一開口,福元寺眾僧驚悚不已,這般評價,等同於和方丈主持說,把位置傳給戒嚴吧!

“不敢,不敢!”方丈主持連連說道。

海淵法師目光越過眾人,看向福元寺的方向,意味深長道,“福元寺,可是有老僧的同道在啊!”

心下駭然,剛才他匆匆凝聚牟尼環,一瞬間感應到,原來在福元寺中,存在一尊更高明的氣息。

那氣息,分明是一尊貨真價實的聖僧。

福元寺,竟有聖僧?海淵法師原本境界有限,如此突破半步聖僧,方才察覺其存在。

“不愧是釋門名剎!”

福元寺內,一處淺淺池塘,掃地僧手持鐵鉤,狼狽不堪,正在掏引水溝內的枯枝敗葉。

一個身材胖大的和尚,不停催促,“你這老兒,吃飯多,幹活卻不利落,小心咱們稟告師叔們,將你趕出去,福元寺不養閒人!”

掃地僧慌亂之下,一團淤泥帶出來,飛濺到四周,落到胖大和尚身上,連忙點頭哈腰,“對不住,實在對不住,我幫你擦擦!”

說著,他伸開烏黑雙手,就要往前抹。

“我的僧袍!”

龐大和尚尖叫著,又看見掃地僧髒兮兮的手掌,接連後退,“你給我等著!”

等他逃之夭夭,掃地僧丟下鐵鉤,躺在池塘邊上,眯眼睡著了。

“嗯,禪心證道,也算入了門檻!”

……

海淵法師來訪,比戲本更精彩,情節跌宕起伏、翻轉不停。

更令闔寺僧眾驚詫的是,此次表現最出眾的青年僧人,不是享譽的三大殿佛子,而是一向平庸示人的戒嚴。

戒嚴此人,一向聲名狼藉,典型的不學無術,靠著關係位居高職,別說那些佛子了,普通僧人也瞧不起。

但是,偏偏這次,戒嚴三首佛偈,一首比一首高明,均受到海淵法師的青睞有加。

尤其是最後一首,更是拋磚引玉,讓海淵法師涼亭悟道,成就聖僧的根基。

或許千百年後,涼亭對佛偈這段公案,將流傳後世,成為佛經中的一段經典。

戒嚴,可謂是名利雙收,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風頭蓋過了三大佛子。

不是沒人懷疑有問題,但釋門當中,最講究悟性,如果一朝頓悟,頑石都能點頭。

很顯然,在方丈主持的推動下,要將戒嚴塑造成開竅的典型,重點培養、重點宣傳!

至於背後的大功臣呢?

方鬥站在院子裡,伸手對地面一指,“除塵術!”

清風掃過,石板如同水洗、打磨、拋光、凃蠟,變得光滑如鏡,一點微塵都不曾有。

“果然,琉璃心境施展除塵術,真正才是一塵不染!”

方鬥忍不住,抬腳踩在石板上,一不留神,天旋地轉,竟跌了個跟頭。

地太滑了,除塵術施展下,達到了零摩擦的水平。

“嗯!”

方鬥摩擦下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這倒是個陰人的好手段啊!”

又過了十個呼吸,空中塵埃沉積,這塊石板重新恢復先前模樣。

想想看,和敵人交手之際,對他腳底打個除塵術,不管再穩的馬步,沒了地面摩擦,當即變成四腳朝天。

那風景太美,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