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鸞!”

皇帝在宮中,如同困獸一般,來回踱步,急躁得不行。

“陛下三思!”

名教儒子、連帶著荊棘公等大佬,跪拜他面前,姿態恭敬,卻牢牢擋住他的去路,半步不讓。

這幫名教大佬態度堅決,身為臣子,面對君主失德舉動,就要拼死勸諫。

皇帝要闖過他們的阻攔,必須先將一眾人掀翻,那可是天大的禍事啊!

諸聖迴歸,名教的力量一躍而上,已經和道家、佛道並駕齊驅,他這位人皇的名頭,就是由名教各位聖賢親口承認而來。

所以,皇帝絕不能對這幫人動粗。

“各位愛卿,何止如此?”

皇帝來回走了幾圈,始終困在這方圓之內,不得外出,久而久之,內心燥熱漸漸平息下來,總能能和氣說話。

“紅鸞來頭,在朕眼中,就是勾曲山一位女劍修,沒別的意思。”

“陛下三思。”

名教眾人機械復讀,不是沒詞,實在是懶得戳破他的謊言。

當誰不瞭解你似的!

這些年來,皇帝雖然廣納嬪妃,卻唯獨空了正宮,多少臣子接連勸誡,都被皇帝輕描淡寫掠過。

蜀中貴女入宮多年,性子逐漸磨平,也養成雍容華貴的氣度,舉止也越發符合名教的標準,再加上蜀中已經成為向朝廷輸送力量的大後方。

所以,這些年來,朝野上下,要求將這位新妃扶正的呼聲很高。

奈何皇帝不願意,任憑臣子如何勸說,都只能暫且擱置。

這些年來,名教漸漸摸透皇帝心思,始終記得當年的白月光,紅鸞。

但是,紅鸞身份太過敏感,是勾曲山弟子,背後有神秘莫測的劍仙方鬥。

十五年前,勾曲山一門出海,名教本以為是好訊息。

時隔過年,紅鸞重歸陸地,而且找上朝廷投靠。

整件事情,落在名教大佬眼中,太可疑了,但皇帝卻欣喜若狂。

天賜良機啊!

紅鸞孤身一人來投,沒有師父帶著,也沒有同門師兄弟礙事,對皇帝來說,簡直是天賜良機。

皇帝收到訊息,第一時間換過常服,就要去見紅鸞,然後被得知訊息的名教眾人攔住,堵死在宮殿內。

“各位愛卿,朕退讓一步,不出宮去見紅鸞,讓她入宮來見如何!”

這句話,口氣已經妥協,名教儒子聽了遲疑。

“陛下……”

荊棘公還要再勸,聽到皇帝淡然說道,“各位莫要忘了自己是臣子,規勸有責不錯,但真要以為能裹挾上意,就不太好了。”

這話說得極重,儒子聽了,知道若不退讓,今日就要難以收場。

說到底,名教要扶持皇帝登基天帝之位,最要緊是合作無間,如今在皇帝內心埋下釘子,日後若是久了,必將貽害無窮。

“陛下,此女出身江湖,野性未脫,還請讓老臣們在旁!”

這句話,斷了皇帝私下和紅鸞見面的想法。

“罷了!”

皇帝滿心要見到紅鸞,只得答應這幫老頑固。

片刻後,紅鸞被請進來,當面就和皇帝說。

“陛下,我來投靠你,但是入宮前,他們收走我的飛劍,那是師父所賜,對我意義重大。”

“我的想法是,能不能快點結束,讓我早點拿著飛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