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朝廷來說,推廣稻種是政治任務,意義大過實效。

如今誇口畝產千斤,等到秋收時分,就算沒有達到千斤,朝廷和各地官府,也會想方設法,將資料做的好看,且毫無破綻。

“太複雜了,我還是回去繼續種地吧!”

農子回想師父的交代,嘆了口氣,他們這些農家之人,和上層全不合拍,更適合待在底層田野見,和百姓農民為伍。

“對了,你剛才提及的公子哥,能一眼斷定畝產,相比大有來歷!”

“若是他再過去,你派人留意些,打聽出來歷!”

農子剛要張口,突然內心百轉千回,最終說道,“遵旨!”

出宮的路上,農子會想到當年,在恩師座下學藝之時,曾聽恩師提及一人。

那人雖然是名滿天下的劍仙,卻無人知道,他在種稻上的手藝,甚至還要超過農家。

恩師曾嚴令他,不可透露那人的任何訊息,因為那人是農家得以延續,甚至東山再起的大恩人。

巧得很,這些日子一來,農子聽到那人入京的訊息。

恐怕,京城之中,除了他之外,無人知道堂堂鎮國劍仙,也有一手高潮的農家手藝。

“鎮國劍仙,如果真是你,如果你預言成真,我便佩服你!”

時光匆匆,很快就到了秋收季節。

農子心裡藏著心事,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首先來到那幾塊標註的農田裡。

當初的官員早已等候多時,見到農子也不說話,重重行禮。

果然……

農子見他行禮,知道事情有了結果。

“農子,今日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官員為了驗證當年的說法,這段時間陪在稻田旁邊,將一株株水稻挨個數過。

眼下,雖然還沒收割脫粒稱重,官員憑藉著豐富經驗,已經驗證那位‘公子哥’的預言,準確率達到了八九成。

……

“畝產八百五十七斤!”

“畝產九百零三斤!”

“畝產……”

很快,眾多農民將糧食收好,在二人面前稱量了份量。

官員許久沒有開口,長長嘆出了口氣,“農子,和他所說分毫不差!”

“是我眼拙,沒看出竟是位高人!”

方鬥對畝產的預測,已經準確到十斤左右,縱然身懷獨門望氣術的農子也未必能做到。

想起先前對方斗的輕視,官員羞愧的無地自容。

“農子,那位高人,究竟是什麼來歷?”

官員又好奇起來,世上還有什麼高人,在農家技藝上有如此高超造詣。

數遍百家,除了農家之外,沒有類似的學派呀!

“我也猜不出來!”

農子還是牢記恩師的囑託,沒有洩露方斗的秘密,但內心裡卻對方鬥佩服不已。

而且,他還記起來,恩師去世前,曾提及對方手中有一塊農家令牌,但凡有任何要求,整個農家上下都要全力以赴配合。

“果真有緣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