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也來人了!”

泰山之上,景物已久,只是多了些遊人。

仔細一看,這些有人形形色色,有尼姑道士、書生樵夫,連老嫗頑童、病夫寡婦都有,更出格的,還有披麻戴孝行走的。

這些都是小卒子,真正厲害的人物,怎麼可能將自身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呃!

還真有,比方說道家的。

“本初真人,真是好大膽子,朝廷還在追拿他,竟敢大搖大擺出現在這裡?”

“如何不敢,這裡是泰山,又不是京城。”

本初真人出現,標誌著道家,也要加入這場角逐,這讓眾人都覺得有趣。

事情的起因,就是道家擄走農子,打斷朝廷後續計劃,才有了這次秋收大祭的主持資格易手。

朝廷最恨的目標,肯定是道家,雖說口頭上不限制參加,但肯定不包括道家。

誰能想到,道家這麼厚臉皮,大大方方上山來。

想到這裡,眾人都佩服起來,畢竟朝廷沒有嚴令禁止道家參加,人家上山也是合情合理啊!

“怎麼道子沒來?”

立刻就有人敏銳發現,本初真人身旁的三五個道家真人中,既無北方道子塵沖虛,也無南方道子丹融。

丹融還好解釋,畢竟先前惹怒了朝廷,正該修生養息,躲避風頭。

塵沖虛呢,他身為北方道子,地位還比丹融高半分,怎麼沒有出現?

“難道,道家這次,要靠其他人參與?”

一時間,各種猜測紛紛出現。

時至今日,百子的存在,仍然是逆天的存在,善於顛覆各種常識。

遠的不說,就說南方道子丹融擄走農子一事,也太過玄奇了。

從人家老巢中捉走一個活人,面對兩位數的儒公圍剿,還能全身而退,這就是道子的威能。

其他勢力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百家學派都派出最強的百子,參與這場角逐。

“道家這次,又有什麼計劃?”

“總不會是明知無法得手,索性破罐子破摔吧!”

眾人猜測紛紛,卻攔不住本初真人一行的腳步,很快就走到祭天台前不遠處。

好膽色。

道家的傲氣,任何時候都不會褪色,縱然與天下為敵,仍不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