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任欽差聚首,談及勾曲山之行,全都搖頭嘆息。

“劍仙方鬥,方外之人,不讀詩書,不曉大義!”

前任欽差也是讀書人,氣得吹鬍子瞪眼。

冠子清卻沒提起,當年在雞鳴廟,方鬥有藏書十萬,論讀書修養,未必比朝中大臣弱。

而且,方鬥不像那些迂腐之輩,早已將書中的意思讀透,心中有自己想法,不是輕易能說動的。

二人有負重託,只能一同回去,匯合其他朝中大臣,再想辦法。

第二天,冠子清就發現,不用回去後。

第三批欽差,已然出動了,欽差的人選,讓冠子清大驚失色。

“魚羊公,您老人家怎麼?”

魚羊公樂呵呵說道,“我老人家,一介閒人,來做欽差信使,有何不可?”

話雖如此,魚羊公雖然沒有具體官職,卻是名教的核心靈魂人物,坐鎮朝廷不容有失。

“您老出來,當真非此不可?”

冠子清神情嚴肅,魚羊公代表名教,眼下要去勾曲山請人,等同名教向他低頭。

他想起方斗的話,嘆息道,“只怕您老前去,也未必請得動他!”

“哦?”

“我本想著費盡口舌,也要說動他,卻被一句話攔回!”

冠子清正色道,“他問我,前任鎮國劍仙,是如何身亡?”

出奇的是,眉山公聽完,反而舒展眉頭,“這事兒好辦!”

“早就料定他心中有結,解開不久行了!”

說罷,眉山公從袖口,掏出一串風乾的紅辣椒,摘下一顆丟入嘴裡,慢條斯理咀嚼起來。

片刻過後,他收起紅辣椒,“趕路做事要緊,不能貪杯!”

冠子清哭笑不得,從人群中,找到一個熟悉的人影,袁養正。

離開眉山公,他私下找到袁養正,“怎麼回事?”

眉山公坐鎮朝廷,這是名教的慣例,為何今日要輕車出京,還要屈尊紆貴來請方鬥?

袁養正攤開雙手,“這是眉山公自己的注意,多少老前輩都勸不住!”

名教當中,有許多資格夠老的老名士,雖然不是大儒,卻因輩分高,在長幼有序的名教中地位超然。

他們都勸不住眉山公,更別提其他小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