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沉默片刻,說道,“老僧只想知道,站在面前的圓通,是劍仙方鬥操縱的傀儡,亦或是我釋門的新晉聖僧?”

這句話,無疑是在質問圓通立場,究竟偏向方鬥,還是所屬的釋門。

圓通瞬間感到危機臨頭,若是回答不好,必定無法走出這裡。

釋門高僧,雖然也講慈悲,但在大是大非上,從來不缺雷霆手段。

“想好了再說!”

石像加了一句,提醒圓通想好,不要亂說話。

圓通沉思片刻,沒有回答,卻是反問石像,“前輩,可否聽我說一段公案?”

所謂公案,是釋門高僧間,隨意說一段故事,用來揭曉哲學道理的。

“請講!”

石像雖然意外,卻也沒有阻止方鬥。

“有兩位老僧,隱居山中,以石為床,飲山泉為生,終日談玄論道,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

“一日,老僧甲長嘆,指著身下大石!”

“老僧乙問道,何事嘆息?”

“老僧家嘆息不已,問道,你可能讓頑石點頭?”

說道這裡,石像突然意動,對方提到頑石,是否在隱射自己?

頑石點頭,這其中牽涉到釋門的某個概念,那就是本性論!

頑石的本性,就是堅硬易碎,性子愚直,縱然是碎成沙土,也不改本性。

於是,便有了讓頑石點頭的說法,意為大神通。

這對交談的老僧,提到讓頑石點頭,顯然是在詢問神通如何?

“老僧甲這是在故意為難,便等著老僧乙說出‘我不能’三字,好贏他一回!”

“卻沒料到,老僧乙淡然笑道,既然是頑石,何必讓他點頭?”

聽到這裡,石像緩緩點頭,“不錯,本性唯一,強行扭轉不是正道!”

“還有嗎?”

這是在問方鬥,還有後續內容嗎?

“有!”

方鬥接著講道,“老僧甲卻不滿意,你我修行多年,無數神通偉力在身,若連頑石都不能點頭,何談得道?”

“老僧乙卻說了,你所見者,當真是頑石?”

“老僧甲確認在三,的確是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