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收到冊封后,勾曲山開始熱鬧起來。

欽差離去第二天,當地官府派出力夫、工匠、勞役,在官吏帶領下,進入勾曲山修繕道觀。

這也是聖旨中開出的條件,正統天子允諾,在勾曲山修建一百座道觀。

方鬥心想,自己門下共同三人,哪裡住的下,但想要推辭卻不能夠。

站在朝廷角度看,方鬥無論如何婉拒,都被解答成嫌條件不夠,推辭一次,價格抬高一次,才有了一百座道觀的允諾。

須知道觀不是尋常房屋,四面牆加屋頂就好了,各種配套的建築都要有,可謂是耗資巨大。

眼下朝廷財政吃緊,都要耗費資源人力,在勾曲山修剪道觀,足見對方鬥重視。

方鬥本想推辭,但一想到,在山上大興土木,還能養活不少人口。

於是,一夜過後,勾曲山遍地開工,如火如荼。

甚至於,方鬥還囑託管事的官員,進度不要快,慢工出細活,他是修道長生之人,等得起。

官員卻差點哭了,他們肉體凡胎,可等不起啊!

可以預見,勾曲山的熱鬧,仍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整個丹陽郡,又將更加熱鬧起來。

釋門那邊,九華寺又辦了一件大事。

圓通自從晉升聖僧後,便逐步將權力交接,栽培弟子明淨。

終於到了近日,舉辦儀式,正式辭去主持之位,明淨繼位。

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普天之下,哪家道觀寺廟,都不可能是真人聖僧擔任主事。

畢竟,到了真人聖僧的層次,對凡塵俗世避之不及,生怕影響修行。

那個層次的存在,已經是半仙存在,追求更加高階的事情,無暇分身他顧。

九華寺這邊,本來就是明淨的基業,這回交接給他,也算是完璧歸趙。

但是,深知內情的九華寺舊人,卻很是擔憂。

圓通,終究是半路出家進入九華寺,和寺廟的牽絆並不深。

原本,寺內眾人就要依仗他的力量自保,現在晉升聖僧,更是離不開圓通的庇護。

如果圓通仍是主持,一切還好說,眼下卸任了,許多事情可以不管了。

明淨在圓通教導下,雖然進步很快,但放眼天下,又不算什麼。

許多老人情願還是圓通在位,只可惜求而不得。

當然夜裡,圓通和明淨在自家禪房見面。

明淨雖然已是一寺主持,本身也成長為壯年,已非當日的瘦弱小僧,但在圓通面前仍是畢恭畢敬。

他這輩子最得意的事情,不是加入九華寺,從農夫的兒子成為修行者,也不是今日接任主持,成為九華寺的方丈,而是在風雨飄搖之極,為九華寺留下了圓通。

曾經的九華寺,已經處於滅絕邊緣,即便在釋門衰弱的丹陽郡,也是倒數的存在。

但今日,九華寺已成為丹陽郡釋門的領袖,更有聖僧坐鎮,可見未來將不斷壯大。

這一切的來源,就是當年明淨認下圓通這‘師叔’。

“明淨,一切還習慣嗎?”

圓通平緩問道,明淨一聽,回答,“還好,事務先前都上手了,今日正式接任,除了事情多了些,倒也沒什麼!”

“你剛接任,許多事情從頭來,忙些也是正常!”

圓通說到這裡,頓了頓,“正好,明日我即將外出雲遊!”

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