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交流心得(第2/2頁)
章節報錯
難怪他不遠和‘弟子’明說。
張磨和李煉一番腦補,開始理解曹洞玄的‘苦衷’,也都不好意思開口。
“尊師既然不願說,想必有用意,我們也不方便透露,只等機緣到了,尊師必然會說出實情!”
得,打聽不出來,只好問些別的。
“幾位前輩在山中,都是如何修行的?”
方鬥認知中的蜀中劍仙,都是傳說中的印象,但他也逐漸認識到,傳說不靠譜。
張磨和李煉呵呵笑著,這個倒是可以說。
“我等在山中,放牧雲霞、汲取清泉、驅風降雨、調和四季,藉以飛劍而為!”
方鬥有些吃驚,你們是兇名赫赫的劍仙吶,不是應該用人命磨鍊飛劍嗎?
接下來,聽二人解釋了,方鬥才知道,果然傳說不靠譜。
蜀中劍仙,平生不修其他,一口飛劍走天下,但不意味著,他們都是隻懂白刀子捅人的莽夫。
雪頂山的修行路子,也是蜀中劍仙的普遍情況。
他們手中一口飛劍,能驅使風雨雷電、朝霞夕霧,改善惡劣的生存環境。
山中險惡,也要披荊斬棘、斬殺兇獸,甚至要開闢田地,口中食、身上衣,都要靠著飛劍得來。
“人在天地、身處自然,一舉一動皆為修行!”
“我等劍修,一口飛劍便是本命!”
方鬥聽了內心震撼,都說一劍破萬法,但前提就是‘萬法生一劍’吶!
聽對方所說,蜀中劍仙,唯劍以外,別無其他,這是最純粹的修行路子。
以前,方鬥還奇怪,為何蜀中劍仙如此強大,釋門、道家和名教三人均無法入蜀?
強如蜀中眉山公,也只能鎮壓劍仙,無法將其擊敗同化!
實際上,三家的勢力沒法打入蜀中,但三家的修行思想,早已潛移默化,進入劍修群體當中。
比如說,佘御衝的雪頂山,受到的道家思想最大。
佘御衝正在閉關煉製劍器,他的兩位義弟,對外界的道家,嗤之以鼻。
“道家的變化,從清淨、鍛鍊、服食、符籙,再到儀式,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先是清淨無為、然後長生,這才是上上之道,到後來,以功法鍛鍊,也不失為上道,知道後來煉丹服藥、符籙手印,已然走了下乘之道!”
“當今天下,繁文縟節、各種儀式大興,正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二人對道家嗤之以鼻,“這是取其精華取其糟粕,買櫝還珠的愚昧之舉!”
方鬥聽得一愣一愣,他們言下之意,煉劍之道屬於鍛鍊法,遠比服食、符籙更高明。
“不好,這是道家正統在蜀中啊!”
方鬥越發覺得不好,一想到其他兩家的思想,也被劍仙廝守了。
將來豈不是能見到御劍飛行的和尚、尼姑,還有讀書人了?
“蜀中的水,看來頗深啊!”
眉山公在蜀中,當真就是清江垂釣,什麼都沒做?
這番交談,方鬥受益匪淺,先前修煉飛劍,都是以局外人的視覺,流於表面、無從深入。
原來,劍道修為,就是融入行走坐臥當中,並非高不可攀。
將飛劍當成殺戮的工具,這是下乘的道,唯有將飛劍,當成感悟天地自然的媒介,這才是上乘劍道。
“裁縫劍法,一斷一續,豈非是自然天理?”
方鬥兩隻手掌比劃著,越發心癢難耐,覺得進步的空間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