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鬥點了點頭,接過劍匣,“多謝蔣世叔!”

“好孩子,將來必定懂道理!”

蔣道理欣慰笑著,點了點頭。

見過蔣道理後,陸續有更多劍修匯聚在此。

蜀中山頭太多,隨便找個有山有水的地方,都能挖出劍修的傳承。

甚至,有些名山大川,好幾個門派盤踞其上。

三大劍仙的道場,原本也是蜀中有名的大山,但他麼名頭太盛,才能獨佔這片地域。

與之齊名的天台山,就很是混亂,聚集了七八個劍修流派,信佛的、修仙的、讀書養氣的都有,都自稱天台派。

“天台派,不說也罷!”

佘御沖和蔣道理二人,提及這個奇葩的山頭,也覺得頭疼,哪怕是將每個流派提一遍,大半天都過去了。

“今年斬鬼大祭,那三家可要推年輕一輩的弟子?”

佘御衝想起來,每年斬鬼大祭,都有各家的年輕弟子聲名鵲起,今年是特殊的‘大年’,發揮的舞臺更大了。

“凌霄的鈞天鋒、白帝的行走門人,以及青城的少漁翁,最近風頭正盛,除此以外,三家門下人才濟濟,很有不少後起之秀!”

蔣道理扳著手指頭,如數家珍。

“我剛下山時,聽聞凌霄山的人馬,已經率先出動,想必這次斬鬼大祭,他們想要奪頭籌!”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更何況是蜀中劍仙。

三大劍仙盤踞一地,分不出高下,但他們門下的後人,卻要爭個高下。

每年斬鬼大祭,都是三家劍修弟子大放異彩的時候,佘御沖和蔣道理這些中等層次的劍修,充其量就是承託的背景板。

往常年份,佘御衝提及三家弟子,都是羨慕帶著不甘,但今年不同,他身邊帶著方鬥。

聽蔣道理口中提及,凌霄山的幾位年輕弟子,如何年輕,劍法便如何強勁,當真是年少有為?

佘御衝忍不住了,指著方鬥,“蔣兄弟,我說了你別不信,今年我雪頂山的弟子也要揚名了,方鬥你有無信心?”

方鬥一愣,隨即回道,“有信心!”

蔣道理目光落在方鬥身上,客氣道,“賢侄年少有為,但想要和那三家交鋒,還是差了些火候,起碼要將雪頂山的劍法練熟了再說!”

言下之意,很是不看好方鬥

佘御衝正要分辨,話到中途,硬生生噎下去。

他能跟蔣道理說,方鬥乃是罕見的劍修天才嗎,自行頓悟,劍法入境,一路走來提升飛快。

同行時,佘御衝不是沒想過,將兄弟三人的劍術精髓傳授,但見到方斗的情況後,果斷選擇放棄。

因為,那不是幫方鬥,而是在害他。

方鬥已經走上一條自主研發的路子,強行灌輸反而會衝突,導致實力不進反退,倒是透過交談,印證彼此修行的經驗,這樣對他好處更多。

這段日子以來,佘御沖和兩位義弟,和方鬥相處時,名為長輩和晚輩,實則以同輩論交。

雙方交流飛劍的心得,不是單方面的贈予,而是伴隨著碰撞的火花,彼此都有極大的收穫。

甚至於,佘御衝隱隱覺得,方斗的飛劍水平,變得不在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