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曲山,曾為丹陽境內,道家扛鼎的一支。

山上有九峰、十八洞、二十八泉、三十六池,景物秀美、山形險峻。

別的不說,光是歷代道觀的遺址,便數不勝數。

有天聖觀、火浣觀、華陽觀、元符觀、白雲觀、玉泉觀、乾元觀等大小道觀幾十所,堪稱道家風格濃厚,一草一木,都是經過千萬年風韻浸染。

方鬥來到此山,第一眼見到,就篤定了,這就是自身立道的基業所在。

“從今往後,此山屬於我了!”

官面上,方鬥有整座山連同四周的土地,屬於合法擁有。

至於修行界中,方鬥以丹融的身份,將勾曲山收入囊中,旁人也不好說什麼。

若真有人反對,方鬥也不介意,直接來找到便是。

“好,好,不錯!”

方鬥一路漂泊至此,總算找到紮根的地方。

雞鳴廟地方太小,又處在福元寺邊緣,除非方斗轉修釋門,才能發展壯大。

勾曲山這塊寶地,天然適合方鬥。

由於種種原因,丹陽郡中,如今最大的勢力,反而是黃山道脈。

而方斗的馬甲丹融道士,又是黃山道脈的二把手。

黃山道脈,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擴充實力,填補丹陽境內修行界的空地,一步步壯大到到巔峰裝填。

方鬥和松竹達成協議,一座勾曲山便成了他的私有物品。

去信中,方鬥也明言,他不貪心,只要勾曲山這一塊。

目前為止,方鬥發展的方向,暫時不會和黃山道脈衝突。

對於此事,松竹回信,“可以!”

方鬥深吸口氣,此地空氣清新,不遠處雲霧繚繞,山間不時響起婉轉幽啼,越發寂靜。

接下來,方鬥足跡踏遍九峰,將歷代道觀遺蹟尋訪一遍。

時光悠悠,許多盛極一時的門派,最終被雨打風吹去。

但腳下這座勾曲山,仍舊屹立不倒。

方鬥終於明白,為何道觀古剎,都喜歡在深山坐落,除了圖個清淨外,也是想要與山川之氣相近,方能悟透長久之道。

“從今往後,這座勾曲山,就是我方斗的道場了!”

這一刻,方鬥不是‘丹融道士’,也不是‘圓融和尚’,而是真真正正的自己。

第一件事情,為自己身尋遮風擋雨之處。

當年在雞鳴廟,方鬥還有破廟棲身,現在兩手空空山上,有的只是遍地道觀殘骸。

也不知道,究竟要經營多久,才能重歸當年鼎盛時期。

方鬥手一揮,金光落地,化作四尊金豆兵,下令砍樹鑿石,在某處無名道觀的遺址上,搭建全新的道官。

金豆兵幹基建,堪稱大材小用,五個大漢合抱的巨樹一推就倒,小山般的岩石舉起來輕飄飄,雙手往地面一挖,就是三室一廳規模的地下室。

入夜前,方鬥就住進全新的道觀,略顯原生態,但方便快捷,也就瑕不掩瑜了。

方鬥夜間暗自運轉食氣法,感覺食氣三層,又進一步,距離圓滿境界,直插臨門一腳。

這才知道,自從得了黃山道脈的傳承,自身積累越發雄厚,再加上下山此行的歷練,進度飛快。

“法師境界,如探囊取物!”

他卻不知道,此刻勾曲山腳下,正有一行人緊趕慢趕走來。

帶頭之人,儼然是麻教教儲,麻飛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