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夫子一聲令下,倖存的學子們紛紛開口。

“春蠶生三月、桑枝正吐綠!”

“朝起採桑去、暮歸好喂蠶!”

……

起初一名聲音雄厚的弟子開口,其他弟子接連應和,聲音中飽含熱情,像是回到桑村春日,結伴而行,穿梭在桑林間。

名教六藝之,樂!

歌聲化作滾滾洪流,開始滌盪四周,削弱狐妖一族的氣勢。

原本氣勢正盛的狐族老祖,突然臉色一變,往後退了幾步。

對面的桑夫子,下巴鬍鬚微微顫動,嘴唇微微張合,竟也在哼唱民歌,身上氣勢越發旺盛。

名教弟子,以歌聲聚眾一心,農桑之事,自古起來,就是人道大事,關係到吃飯穿衣。

如此之下,竟壓過狐妖的風頭。

狐族老祖突然笑了,“偏你們有歌,咱們狐族便沒有?”

“三姐,還記得青丘謠嗎?”

狐妖三面帶血痕,款款上前,張口輕聲唱道。

“青丘有狐,九尾龐龐!”

又一個狐妖接著唱道,“茹毛飲血,其聲昂昂!”

“逐月濯泉,山風為裳!”

“髑髏戴之,目見不殤!”

一個個聲音匯聚起來,越唱越是高亢。

最終,匯聚成最後八個字。

“縱死首丘,生我何妨?”

“縱死首丘,生我何妨?”

這首狐族歌謠中,充滿對祖地的回憶,在山間逍遙,與日月為伴的自由自在,到了最後八個字,更是表明心志。

如此古老悲壯的歌謠,表明這群青丘狐,也有自己的文化記憶,並非什麼粗魯的野獸。

雙方的歌聲,鬥得旗鼓相當,這邊你高一頭,那邊我便壓過一頭。

這時候,顏太守舉著官印,悄然走到旁邊,朝狐族老祖投擲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