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僧侶,不飲不食,從清晨一直唸經到半夜,頭頂星斗滿空。

這時候,皇帝儀駕趕來,走到祭天壇前,見了幾位聖僧。

“此次佛誕節,恰逢幕後六十大壽,有勞各位聖僧了!”

幾位聖僧,分別是晉地的非相、荊地的本源、中原的素因、淮地的海淵。

海淵來自淮地,是釋門新晉的聖僧,名氣極大,是皇帝點名入京。

釋門心知肚明,隆光帝此舉,要讓海淵暴露在外,令釋門無從隱藏。

一尊新生的聖僧,足以招來道家的忌憚。

天子無私好,隆光帝看似崇通道家,也是為了借力打力,制約日益壯大的釋門。

道家高冷,出入高門大戶,不近黔首,但釋門卻不同,打著‘眾生平等’的旗號,無論貧富都發展信徒。

兩相對比,反而是釋門後起之秀,發展得後來居上。

隆光帝和道家一拍即合,共同合作,制約釋門的發展。

但是,釋門和道家的本性,都決定了不會甘心居於權貴之下。

名教則不同,追求和光共塵,融入朝堂大勢中,潛移默化改變人間,踐行自身大道。

所以,釋門和道家眼中,名教已經是拴上項圈的狗,不足為謀了!

“能為太后國母祈福,此乃無上榮幸!”

“我佛慈悲,定會庇佑太后長命百歲!”

隆光帝卻嘆息道,“太后年邁,天年將近,朕不忍母子分離,若能有長生不死的丹藥,就算傾盡全國之力,也要獻給母后!”

幾位聖僧對視幾眼,嘆了口氣,勸道,“陛下,世上無長生不死之人,又何來長生不死的丹藥,此為愚夫妄談,不足為信!”

隆光帝卻道,“朕卻聽說,若修行者能飛昇成仙,可登上天庭。”

“幾位聖僧,若釋門有人能飛昇,可否代替朕以盡孝道,向神仙求取不死之藥,令母后福壽綿延!”

“阿彌陀佛!”

非相、本源、素因、海淵,全都雙手合十。

“出家人不打妄語,我釋門已有近數百年,無人能飛昇,即便將來有,也是往生淨土。”

說著,他們將禍水,引到道家身上。

“道家飛昇成仙,或許有辦法!”

隆光帝叫來旁邊的枯木、黃冠兩位真人,“二位真人,你們如何看?”

枯木心道苦也,這幫禿驢太陰毒,拉我們來墊背。

黃冠真人搶先說道,“好叫陛下知道,我們二人,尚在凝聚五氣,不過是區區朝元真人,沒有三花聚頂,也無陽神遍知,何來飛昇成仙之說!”

隆光帝卻道,“道家人才輩出,必然有前輩,已經到了飛昇成仙的關隘,二位真人可否引薦一二!”

這時候,枯木、黃冠二人,同時長拜行禮,“陛下,我等確實不知!”

隆光帝嘆了口氣,“罷了,兩位真人有苦衷,朕也不能強求!”

他甩了甩袖子,“今日排練,就到這裡!”

三千僧侶,如蒙大赦,忙不迭起身,離開祭天壇廣場。

方鬥跟在其中,四處尋找戒嚴,想要找他說話,眼前人影紛紛,身寬體胖的和尚也不在少數,哪裡找的過來。

祭天壇四周,不少衛士站在四周,把守住通往宮內的要道,提防這些和尚走散了,闖入宮闈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