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休問道。

“總指揮官閣下,您給對方提供的主星不會在我們聯盟內部選吧?”比鄰星議長薩爾問道。

羅休這才反應過來,然後笑著說道:“這自然是不會的,雖然對方的態度看起來很誠懇,但畢竟是有求於我們的結果,而且他們也未必會真正的把我們當成是盟友,我不會引狼入室的。”

薩爾和穹明顯鬆了一口氣的樣子。

不過這尋找到的第一個文明就傳回來了這樣的好訊息,這讓他們對其他質子接下來的行程充滿了期待。

就算找到的這些文明不會和太陽系文明進行聯合,但只要能一起共同對付這次天鵝座智械文明的入侵就已經足夠了。

羅休把和伯尼族的進一步接觸和談判的事情都交給了薛河。

而他則去了星艦研究所。

門口已經有十幾個研究員在等他了。

“情況如何?我聽說你們找到了開啟暴君號空間膜開啟的方法了?”

羅休嚴肅的問道。

這可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反物質空間膜之所以沒有向所有戰艦普及,就是因為之前沒有攻克的難題沒有解決。

而這二十年以來,有了天鵝座文明的核心科技庫,太陽系聯合文明的方方面面的科技都有了長遠的提高。

雖然天鵝座文明的科研成果中很少涉及反物質方面的研究,但因為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有互通之處的。

所以經過這麼多年的投入和研究,在今天,研究所終於傳來了好訊息。

這也是羅休連和伯尼文明的聯絡都顧不上的原因。

說到底,幽靈艦隊和暴君號才是目前羅休手中最大的底牌,對於獵戶座懸臂內其他的文明是否會參戰這件事,羅休還是持一定的保留意見的。

但不管怎麼說,最大的底牌還是攥在自己的手裡為好。

“總指揮官閣下,您終於來了,這邊請。”

這幾個研究員就算是在星艦研究所中的身份也是非常高的,就連曹國藺這樣身份的人都很少能見到他們。

因為他們手裡的科研專案都是直接向羅休負責的。

羅休點了點頭,一行人坐在反重力飛碟上,向著研究所深處飛去。

一路上羅休看到了不下上百個研究員在他們身邊匆匆飛過,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急匆匆的表情,就像是走路的時間都不想錯過一樣。

這讓羅休想起一個問題:“星艦周圍的微型躍遷裝置建設的怎麼樣了?”

其中那個叫呂程的研究員開啟了手臂上的成像儀,然後開啟了一個資料夾說道:“目前‘血管計劃’專案的完成度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其中一半都部署在了星艦附近,只是研究室這邊的很多實驗裝置可能會和微型躍遷裝置有衝突,所以佈置的比較少。”

“血管計劃?這個名字是誰起的?”羅休聽到這個名字竟然笑了起來,竟然把微型躍遷圓環裝置的部署比作血管,雖然很形象,但是卻總有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是薛河主任起的。”呂程一臉無奈的說道。

羅休點了點頭,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而是說道:“微型躍遷圓環的躍遷半徑是多少,和實驗室中的哪些裝置有衝突?有解決方案嗎?”

“目前我們研發的微型躍遷裝置一共有三種,分為YL、YM、YS三種,YL的躍遷半徑最大,半徑可以從覆蓋太陽系範圍,目前只只安裝了兩處,YM是中型,半徑可以達到標準主星直徑,也就是可以實現藍星的全球躍遷。”

“YS是最小型的,可以實現三千米範圍內的精準躍遷,不過經過測試,我們研究所中的一些研究反物質的裝置在啟動的時候會和躍遷圓環發生偏振反應,不僅會影響躍遷精度,而且還會對試驗造成嚴重的影響。”

“研究反物質的裝置?我看過躍遷圓環的材料和相關技術,它們並不涉及反物質相關的技術,為什麼會出現在這種事?原因查明白了嗎?”

羅休皺著眉頭問道。

呂程搖了搖頭,他只是負責研究反物質空間膜的科學家,反物質技術是由其他人負責的。

目前在星艦研究所,雖然複合型的科學家也有不少,但是因為學科分支越來越細,就算是相同課題下不同分支技術的科學家,可能也會對彼此在研究的科技都是一知半解。

“算了,這件事回頭再說吧,先看看你們在反物質空間膜方面的研究。”羅休點頭說道。

呂程鬆了一口氣的同時,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述起來他們這次的科研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