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現在只知道某個文明此時正在摧毀己方的星門,整個大本營都在積極備戰,等待著那未知文明的到來。

而在這些文明成員們積極備戰的時候,作為整個大本營的幕後控制者,代替天鵝座文明掌控了遊弋艦隊的‘一號’此時也正在大本營附近的星門製造著文明艦。

文明艦的‘中子滅殺’武器對於智慧文明來說殺傷力可謂是十分巨大的,如果羅休當初不是透過反物質湮滅能量區阻擋了中子羽的前進,現在太陽系內的藍星都已經損毀大半了。

也正是因為文明艦的這個能力,‘一號’才大力的將所有資源都投放到了文明艦的建設上。

現在只要對方敢於進攻遊弋艦隊的大本營,那等待對方的就是大量文明艦的中子羽齊射。

‘還有三個星門的距離。’

‘到底是個什麼文明?’

此時正掌控著遊弋艦隊外部所有星門的智械生命一號,正透過各處探測器對未知文明進行探測。

但對方剛剛進入星門就立刻奪取了星門的控制權,一號的探測器甚至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星門就已經該換了門庭,直接被對方給控制了。

現在一號如果真的想要與對方切割開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大本營三四十光年內的星門自行摧毀,以斷絕對方快速進攻的可能。

但對一號來說,星門也是它帶著自己的主腦裝置離開的根本,如果星門完全被摧毀,那整個大本營也就只能被困在一片星域內了。

這樣做雖然有可能阻絕對方的前進速度,但大本營內的所有文明,包裹一號來說,如果自己這邊真的打不過對方,他們也無法進行外逃了。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想法,所以一號才並沒有摧毀附近的星門阻隔對方,而是透過文明艦的建造,意圖透過正面的戰鬥來一決生死。

按照那未知文明的移動速度來看,只需要不到三天的時間,對方就能夠直接穿過兩個星門,從而抵達大本營了。

這還是一號在對方接近之前提前將星門的能源耗盡所導致的。如果不是提前耗費了星門的能源,對方可能都用不了兩天的時間,就能夠直接躍遷到離大本營最近的一處星門坐在地了。

而就在大本營內的一號正在進行各種計算,測算著未知文明抵達路線及時間的時候,那艘從大旋臂而來的戰艦,此時正停留在一處星門前,對大本營向外傳輸的訊號進行分析。

在這個距離上,這艘艦船已經能夠從衰減的訊號中得出大量與遊弋艦隊有關的訊號。

‘文明數量超過了20。’

‘對方文明正在向另一個懸臂進行殖民,最新的一個殖民文明是碳基有氧生命。’

‘文明聯合體與對方發生了戰爭。’

‘戰爭以文明聯合體的戰敗而告終。’

此時那未知文明的艦船所分析的內容,已經是數十年前大本營在內部進行交流的時候,向外釋放的訊號了。

這些訊號基本都在討論先遣艦隊的戰敗,以及主力艦隊的出擊。

‘一個強大的文明?’

經過對大本營的這些情報進行的分析,未知文明的艦船此時對於羅休以及藍星文明也產生了興趣。

‘將該旋臂A文明定為首要探索物件。’

‘計劃繼續進行。’

這艘艦船對於太陽系的分析並沒有進行太久,畢竟它此行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對遊弋艦隊大本營進行清洗,將該區域內的文明密度減少。

‘繼續使用躍遷裝置進行躍遷。’

其實這艘艦船本身是擁有自行躍遷能力的,但既然天鵝座旋臂內建設了這些大量的星門,那借用對方的星門進行躍遷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至少,這樣的躍遷能破壞對方的躍遷裝置,並且封鎖對方的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