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門已關閉。”

“準備前往小行星帶。”

“啟動中。”

當羅休落座到艦橋主位的時候,在艦橋前方的螢幕上就開始飛船的各項資料了。

相比於羅休自己那艘偵察艦的控制系統,這艘剛研製出來的飛船艦載控制系統就顯得更加機械呆板一些,不過用來作為單獨一艘飛船的控制還是夠用了。

隨著核聚變發動機的驅動,試驗艦開始脫離軌道平臺,朝著小行星帶的方向行駛而去。

其實從火星前往小行星帶,要比前往地球要近得多了。

而且由於小行星帶的範圍極廣,羅休也不用挑選專門的地方,只需要一頭扎進去就行了。

此時的試驗艦由於已經達到了千分之三光速,所以不到一天時間,就已經從火星的軌道平臺抵達了漫布五十萬顆以上小行星的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的行程主要來自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群星子,一種小行星的前身天體。而由於木星的重力影響,阻礙了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許多星子相互碰撞,並形成許多殘骸和碎片。

也正是因為木星的阻礙,才最終形成了這處小行星帶。

雖然這個區域想象起來應該是如同禁飛區一般的存在,但其實這個區域物質異常稀薄,裡面的小行星都異常微小,有些甚至如同塵埃。

其中已觀測到的最大的小行星就是矮行星穀神星了,不過其直徑也不過950公里。

“好了,就這裡吧。”

當試驗艦進入小行星帶後,羅休便讓其停了下來。

畢竟羅休此行的目的不是穿越小行星帶,而是在這裡進行武器試驗。

“先放出無人打擊裝置。”在試驗艦開啟磁場進行減速之後,羅休便準備直接開始試驗了。

當羅休的話音剛落下的時候,在試驗艦四周的無人打擊平臺紛紛開啟艙門,將數以千計的無人機給放了出來。

這其中除了祝融號之外,其餘飛行器長五十米左右,且都呈扁平狀,在機身兩側布有能量光束武器,機身上下則和祝融號一樣,攜帶了大量太空雷。

這些無人機從艙門躍出後,便立即向四周散開,在艦船控制系統的引導下迅速佔據了以試驗艦為圓心的大範圍空間。

在試驗艦的前方,與周圍無人機格格不入的祝融號率先啟動了頭部的粒子光束。

帶有電磁性地壓縮了的米加粒子,從這裡瞬間得到解放,將位能轉化成速度的它帶著狂暴能量直奔前方的一枚直徑三百米的小行星,將其打了個粉碎。

“很好,將這段畫面傳給藍星把。”

“讓他們知道繼續挑釁的後果。”

雖然之前羅休已經將NS航天中心那片區域的遮蔽時間延長了一倍,但羅休覺得除了遮蔽之外,還得讓那群‘天命之子’們看到些別的東西。

“好的,指揮官閣下,畫面已傳遞到火星基地,正轉往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