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上的‘行星腰帶’太陽能板,就首當其中,成為了第一波南進的主力。

此時以火星赤道為遠點,南北已經各鋪設了八層太陽能板,並且這個寬度還在每天增加著。

要不是羅休在太陽能板的建設上沒有再繼續投入更多的機器人,呈指數增長的資源絕對會讓這條腰帶再厚實一倍不止。

從電磁軌道炮處來到赤道的羅休此時就站在行星腰帶旁的環形山上,看著一座座巨型太陽能板拔地而起。

以羅休的視角看去,在這些太陽能板的盡頭,一個黑灰色巨大的建築正橫亙在火星的天際線上。

這個超巨型的建築,正是此前一直在趕工的行星遮蔽器。

“行星遮蔽器還有幾天建設完成?”

羅休看著遠處外殼已經完工的行星遮蔽器,對基地的控制系統問道。

“行星遮蔽器的外殼和內部設施基本已經建設完成,只是有些材料還未能試驗成功,只能使用更加低階的材料代替。”

“不過其功能經過計算能達到60%,可以先進行先期的試驗工作。”

在基地控制系統的回答中,羅休也已經緩步走下了環形山。

雖然受制於材料的制約,行星遮蔽器還沒有達到最理想的狀態,但對羅休來說,試驗的成功與否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畢竟在這座行星遮蔽器被建設起來之前,就連星艦人類自己都還沒有修建過這個裝置。

雖然經過大量資料的測算,行星遮蔽器是可行的,但羅休卻還是要先進行必要的測試才行。

“那就明天測試吧,把藍星的訊號遮蔽掉。”

對於羅休來說,最好的試驗目標就是‘近在咫尺’的藍星了。

此時的藍星對於火星的關注可謂是異常火熱,各種訊號來回穿梭,也正是羅休最容易也最好拿來試手的了。

在行星遮蔽器啟動之後,藍星傳輸過來的訊號全部會被攔截,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了無音訊。而在將對方的訊號遮蔽後,遮蔽器還會經過模擬回傳它想讓對方看到的訊號。

無論是光線、無線波、聲波,都可以被行星遮蔽器模擬回傳。

“好的,指揮官閣下。”

在基地控制系統回覆後,整個火星的能源調配也開始調整了起來。

行星遮蔽器由於需要一直開啟,所以它的耗能與電磁軌道炮不同,它是持續性的需要能源供給。

所以在重新調整規劃後,火星赤道上的太陽能板被單獨劃分出一片,為行星遮蔽器單獨供能。

“嗡嗡.....”

當羅休從環形山走向行星遮蔽器的時候,大量的自行運輸車和建設機器人在赤道上來來往往,為行星腰帶的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