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對於羅休身份的猜測其實一直都在進行,從地球人到高階文明,又或者是宇宙的探險家、資源的掠奪者等等。

而造物主這個身份,在羅休在火星開始建立行星腰帶的時候就已經廣為流傳了。

究其原因,還是羅休在建設行星腰帶的時候展現的能力實在太過強大,強大到讓藍星人感覺自己的文明或許並沒有能力去抵抗。

在這樣的想法下,對於羅休的美化與醜化都同時開始,而造物主的議論也是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鼎盛。

現在羅休飛船基地內出現大量的藍星作物,更是讓某些藍星人堅信了羅休‘造物主’這個身份。

由於這股風潮,某些宣揚造物主身份的電影播放量都莫名其妙的多了起來。

但相比於網路上的激烈討論,各大科研機構還是更加謹慎一點。不過畫面中出現的如玉米、土豆等作物,眾人一時間還是沒辦法解釋出來。

“各位專家,這會不會是外星文明之前已經來過藍星了,這只是又一次抵達,只是飛船由於某種原因在火星墜毀,所以不得不在火星建立基地?”

華國的航天中心內,對於水培農場中出現的畫面,也正在開著一個小會。

主持這場會議的,也正是此前負責聯絡羅法琦與薛河的那位聯絡人。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一眾猜測,這次會議主要還是以各位的分析為主。”

這位聯絡員也知道自己的專業素養並不是很足,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處理為好。

而與會的人員中,也不乏生物、物理等等專業的專家教授。

他們是在羅法琦與薛河兩人抵達後,相繼來到航天中心的,他們來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了分析火星上羅休的裝置、行為等。

在這位聯絡員說完,已經得出一些結論的十餘人還是讓曹國藺代為總結髮言。

“還是我來說吧。”

曹國藺掏出一本筆記本,翻到了會議紀要上,道:“透過祝融號拍攝的畫面與類似植物的不斷比照,那培育房內的植物又百分之九十的機率是出自藍星的。”

“這麼說,火星上的那外星人又很大可能已經和藍星接觸過了?”聯絡員一臉嚴肅的看著曹國藺,問道。

“有很大的可能。”曹國藺微微點頭,說道。

其實曹國藺現在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價火星上的那個外星文明瞭,今天發生的一切實在是太過詭異了一些。

“而且我們現在也確實不能排除對方‘造物主’這個身份。”現在即便是在座的專家們,也對網路上盛傳的‘造物主’這個比較魔幻的身份有了一點點的動搖。

“對方雖然隔著一層裝甲,但從外形上來看和我們藍星人也沒有過多的區別。”

“更重要的是,他所製造的機器人也基本和藍星人的外形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