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其中一艘戰艦在月球輕易轟出一個巨大坑洞,並給出最後期限的時候,藍星不得不走上了談判桌。

當然,談判完全由已經破譯藍星語言的遊弋艦隊主導。他們向藍星文明承諾,會全部且完好無損的將藍星文明帶出太陽系。

藍星文明雖然覺得對方並不可靠,但在天空中數以百記的戰艦威脅下,談判最終還是達成了。

遊弋艦隊將在太空為藍星製造用於遷移的飛船,它沒有武力,基本就是個空殼,動力也非常微弱,但就是那一點動力,也足夠飛船在太空中前進了。

遷移派在談判達成後載歌載舞,歡呼自己進入了星際文明的領域。

抵抗派則開始不斷聚集,準備在藍星建立抵抗勢力。

除了這兩派之外,更多的是盲從的平民,他們在召集聲中聚集,在哭喊與絕望中被帶進飛船。

僅僅十年,遊弋艦隊就建好了所有用於帶出藍星人類的飛船,將願意或者不願意的人類一同向太陽系外航去。

藍星雖然留下了數量還不算少的抵抗派,但對於遊弋艦隊的離開也完全沒有辦法。

而就在遊弋艦隊離開的同時,殲星武器攻擊了火星,將火星直接從太陽系抹除。

由於火星被破壞,整個太陽系持續數十億年的引力平衡被打破,各大行星的位置開始偏移。

選擇留在藍星的抵抗派也開始遇到各種千年難遇的天災,這種狀況直到最後一名抵抗派在藍星消亡也沒有消失。

但離開的遷移派就真正的進入了樂園嗎?

結果很顯然,不是。

離開的遷移派透過天鵝座文明的飛船引導進入了天鵝座的最外層軌道,但進入之後,許諾的星球卻並沒有實現。

甚至在天鵝座內,就沒有一個適宜藍星文明生存的星球。

而由於只能在飛船上活動,藍星文明的科技雖然在進步,但卻只限於紙面上,沒有任何資源可以運用的他們,科技的程序被鎖死了。

天鵝座文明沒有將藍星文明滅種,卻成功鎖死了一個潛在的對手。

天鵝座遊弋艦隊中的二十三個文明,皆出於此。

而星艦人類,便是在這絕望中選擇了離開。

但天鵝座文明是不會允許任何潛在威脅出現的,一個沒有上升通道的文明,才是天鵝座需要的文明。

二十三個文明加上新加入的藍星文明早已形成制衡,天鵝座文明甚至都不需要派遣任何艦隊,由二十四個文明組成的遊弋艦隊就能為他們解決一切。

正因為這種結構,羅休以及遷移派、星艦人類的所有人類都沒有見過天鵝座文明的蹤影。他們甚至都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子,母星到底是不是在天鵝座。

‘我們,應該有機會吧?’想到天鵝座那個迷霧中的龐然大物,羅休頓時覺得時間是那麼的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