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再見智誠的一切(第1/2頁)
章節報錯
&nonica有點恍惚。她覺得自己剛才有點匪夷所思。明明決定好要接受這個offer的,臨到頭卻因為一個夢境中的意象變了主意,拒絕了。
理智和精明的考量似乎又回來了。她感到一絲悔意,懷疑自己是不是錯過了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就像錯過阿里巴巴的原始股一般。她坐在座位上,略略抬起身子,看向julia辦公室那扇門,那扇曾為她開啟,此時卻緊緊關閉的門,頓時體會到“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滋味。
她心想,要不要像julia那樣,走一步悔棋?厚著臉皮,推開那扇門,走到julia面前對她說,她剛才講錯話,現在神經搭對了,她其實很願意接受這個誘人的合夥人offer。
心裡這樣做著戲,屁股卻一動不動。完美闡釋了什麼叫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她之所以會生出一絲後悔和糾結,是因為這個offer確實太誘人。從一年級律師幹到合夥人,這是智誠對每一屆信任所設計的職業路線,也是智誠定義下的判斷一個律師是否在職業上取得成功,成功出師,成為獨立面對市場和客戶,以分成模式與律所共同生存、共謀發展的合夥人律師的標準。
她的糾結在於,主動放棄了讓所有人都看到自己其實也是達到了這個合格和成功標準的、具備合夥人潛質的機會,放棄了智誠認證的合夥人身份和頭銜,放棄了幻想中的來自julia的栽培和扶持,以及將自己的頭像、中英文姓名、及職業領域和成就掛在官方中英文網站、以合夥人身份獨立展業的巨大機會和可能性。
如今她只能以六年級律師的身份從智誠退出。人們看不到她擁有的這些唾手可得的機會和可能性,她會被認為是大多數升不到合夥人、又健康透支,無奈去公司和其他所謀求生存的失敗者和淘汰者而已。
想到這裡,她覺得失落多了一分,似乎自己真的成了律所的失敗者一般。
可是她轉念一想,何必用已經要離開的環境中的定義和標準再去削弱自己。在公司謀得一份法律部門的職位,從乙方做到甲方,換個角度、換個思路、換個環境和身份繼續從事法律業務,對很多人而言,就像是晉升合夥人之前的前奏曲一般。
對客戶公司業務和法務部的要求和流程更為了解,這是繼續待在律所裡面沒有機會獲得的經驗和知識,也是對合夥人而言多多益善的知識和經驗。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不一定是直線,有可能是曲線。
這樣想以後,她那本就不多的失落和遺憾很快被拋之腦後。之前她準備接受這個offer,心裡卻懷著很多忐忑不安和猶疑顧忌;此刻拒絕了,反而覺得身心舒泰,輕鬆許多。
拒絕這個誘人的offer的那一刻,她聽從了直覺的指引,下意識的做出了這個選擇。
雖然只是一個夢而已,並且自己在解釋這個夢境的時候可能也存在認知上的偏差。但那一刻,她就是做了那樣的決定,並且直到此刻都堅持令它生效。也許夢只是大腦的一個象徵性畫面,潛意識中她早已經做了對自己而言最有利、最明智的決定。
想起以往的種種酸甜苦辣,她不禁感慨萬千。那些受過的苦,流過的淚,藏在的委屈和掩住的憤怒和傷心,此時彷彿都不那麼強烈了;反而是那些美好的、令人觸懷和動容的東西,更多的湧現了出來。
六年的時光,她由一名法學生蛻變成可以獨立承擔大型專案運作和方案設計、帶領團隊完成任務、具備合夥人潛質的涉外非訴律師。她將熱愛變成了可以為謀生,併為他人提供幫助和服務的職業;她將學到的法律知識,從書本上、法典中一句句條文,變成了可以為客戶排除鉅額損失、規避巨大風險、達成企業重大戰略部署和轉型的服務和力量。
而她,也從幻想著燦爛星空的天真姑娘,成長為沉著、穩重、優雅、明媚、大氣的涉外商事非訴律師,在陸家嘴,為無數的國內外企業保駕護航,在中國法律和涉外法律的框架內揚帆起航,安全著陸。
誠然,事情不可能只有一面。在她看來,智誠、julia的團隊,甚至她所從事的這個細分領域本身,都有好與不好兩個面向。她承受那些壞的,當然也領略了那些好的。不管經歷過什麼樣的不愉快,也不管被激起過怎樣的憤怒情緒,一想到要離開,一切彷彿都不重要了,一切都值得原諒。
環顧四周,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好與不好的部分。人類普遍喜歡好的排斥壞的,monica自己也不例外。但是她決心將好的和壞的照單全收,不去分割,也不批判。照單全收,忍下不好的,將自己的注意力和關注點放在那些美好的東西上。
離開智誠,或許有對julia的不滿。但此時想來,更多的卻是對職業發展空間的一種探索,對自己職業賽道的一種調整,是一種瓜熟蒂落、尋求自己獨立職業道路的一種探索和拒絕。
人不是一定要追隨某個人的腳步。有人帶當然很好。無法同行的時候,免不了要獨自上路,開始一段未知而令人期待的旅程。
人也不是一定要守著一種經驗去生活。經驗奔潰固然令人抓狂和不能接受,但奔潰的同時,也意味著突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