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3頁)
章節報錯
如果密信中所言屬實,或許根本不需要蓬萊山出手。
我朝在不姥山如今放置十萬兵馬,對付如此規模的南巫兵甲或許有些吃力,但若是再投放入五萬兵馬,便足以應付此局勢了。
至於西域那邊,臣反而認為不可小覷。
西域安穩了多年,此時敢大動干戈必定有著非常的盤算。
臣認為不如從其內部著手,或許會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至於具體如何,臣自當書寫一份奏摺呈上。”
魏文墨雙手負於背後,腳步沒有絲毫減慢的跡象。
湯興偉所言不假,如果再在不姥山投入五萬兵力足以改變戰局,甚至再次投入十萬兵力也未嘗不可。
只是,他卻始終記得那日養龍殿內的棋盤上始終盤旋於上空的攪動風雲。
就在這時,剛剛住口的湯興偉再次開口。
“臣附議,打。”
大魏王朝與南巫族之間有座著名的山脈。
山脈連綿不絕,高聳入雲,峰奇峻險。
這便是不姥山。
在最初中州剛剛建朝時,不姥山乃是天然的界限。
不姥山以北是大魏中州地界,以南則是南巫族的疆土。
只是因為大魏王朝初定,國力孱弱,南巫族騷擾不斷,企圖能夠多多吞噬些疆土。
誰知,卻沒有想到因為平水大捷反被打回去幾百裡的疆土。
這就有些有苦難言了。
不姥山以北有座城鎮叫作夏州城,乃是大魏王朝的正南門戶,直面南巫族。
因為再往南行便是連綿不絕的山脈,兵將無法繞路而行,所以夏州城正面相對的三座官道則成了兵馬運輸的主要線路。
當然,若真的發生戰事,這裡也就成了主戰場。
夏州城的建築規模極其宏大,相比江南道重鎮鳳城和洛河以東的奉天城都要毫不遜色。
若是以松泉鎮之流相比較,夏州城怕是其四五倍之巨。
毫不誇張。
城鎮主要是以極其難開採但價值極高,硬度極高的青石鑄造。
城門外數十里又有左右瞭望碉樓各四座,瞭望碉樓以外還有八座烽火臺。
每座烽火臺又備有重甲營和輕弩營,若非大量兵馬壓境,對方怕是連烽火臺都難跨得過去。
倘若當真前線戰事吃緊,烽火臺則會立刻燃起狼煙,瞭望碉樓看到後便會立刻派出斥候返回城鎮稟報。
如此排兵佈陣,又在夏州城腳下,實在是很難出現紕漏。
方昊和陸薇薇兩人自夏州城北門牽馬而入,先是隨便找了間客棧住下。
按道理說,他們本不應該入城,而是應該直接前往東邊不遠處的菩提山。
菩提山上菩提寺。
可是自從那位神秘老真人出現後,方昊突然改變了主意。
既然以前試圖拉攏過方廣兄弟之流,如今順路拜訪一下這位夏州城大將軍也未嘗不是好事。
何況,在藏劍山莊時也聽陸莊主提及過這位大將軍,而自己又有方氏令牌在身,應該不至於會被掃地出門。
將軍叫作崔振,英勇善戰,嫉惡如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