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裡,我伸長了脖子。

抬眼看向臺上的這個男人,只見他帶著一副眼睛,微胖,大概三十六七歲,看著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

“沒錯,這人叫徐良,是設計院的副總工程師,他是吳攀的學長,能力很強,這次高爾夫專案就是他主導設計的。”

聽到這裡,我一下子明白了什麼。

我說:“念之,聽你的意思,這高爾夫專案的招標,就是徐良介紹你來的?”

韓念之點點頭:“算是吧,徐良在聽說我以後會在首都做投資的一些具體工作,就跟我提出了這個專案。當時吳攀一聽,其實並不贊成我去,他清楚我這樣的公司規模,在南山市雖然還可以,但在首都根本就成不了什麼氣候,但是徐良卻覺得,我應該來。”

我問:“為什麼?”

韓念之若有所思地說著:“徐良說,原因很簡單,資本性的公司,都不是靠一步步積累成功的,他說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逮著機會往上走的,這些年,徐良見過太多人,從一文不名,一下子飛躍上層,所以,他認為機遇其實比努力更重要,把握機遇,原本停滯不前閉門造成重要。”

我禁不住在心裡,對這個徐良表示認可。

看來,大城市的人,在首都是工作的人,眼界與對世界的認知度,都是我們這種小地方來的人,不可比擬的。

只是我不太明白的是,為什麼韓念之會從徐良的表情上,就看出這事兒要黃了。

就在我要問什麼的時候,正在臺上神采飛揚的主持人,突然得到了旁人的示意,她果然回頭看了一眼坐在身後的幾個人。

只見徐良板著臉起身,拿起桌子上的檔案資料,就憤憤地走下來頭。

現場突然一片譁然。

主持人一下子不知所措。

於此同時,之前坐在徐良身邊的男人,大步走到主持人身邊來,只見他接過主持人手裡的話筒,微笑著對下面的人說道:

“各位來賓,各位投資商,我公司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今天的招標會只能暫時中止,給各位造成的麻煩,希望大家能諒解!”

這話一出,坐在前排的那些投資商不幹了。

只見他們紛紛跳了起來,對突然出現的變化表示抗議。

其實他們這樣激動,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這個高爾夫球場的專案,涉及的金額是巨大的。這些公司應該早在半年前,或者更早的時間,就開始為投標做準備了。

辛苦了那麼長時間,做了各種標書。

費時費力費心血,最後竟然得到這麼個結果,難怪大家都不依了。

還好保安上來控制了局面,韓念之見我一直髮愣,拍了拍我的肩膀說:“行了走吧,別看了,這事兒啊,沒個對錯!“

在回去的路上,韓念之坐在車上閉目養神。

我在她的旁邊,兩個眼睛雖然看著外面,卻有些坐立不安。

只聽韓念之說道:“沈江淮,你想問就問吧,不用藏著掖著。”

我看向她,只見她依舊沒有睜眼。於是我往她那邊靠了一下,輕聲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這招標會進行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