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英用趙山水淹之謀,率領荊州軍大敗燕軍,公孫霸折軍過半,狼狽逃回洛陽。東南數州,盡皆振奮。潛龍軍威,震動中原。

領英遂收得勝之兵,仍然駐守襄樊。將俘獲燕軍將士,編入荊州軍中,如不願為軍,且遣散回中原,得其精壯萬餘人。令押來司馬訓,司馬訓昂然不跪,領英道:“兩軍交戰,汝今戰敗被擒,成為吾階下之囚,尚還可以言勇乎?吾今不為難汝,降即可免死也。”

司馬訓聞言大為羞慚,遂垂首默然不語。

諸將皆勸領英殺之,以警燕軍。領英道:“兩軍相戰,不得已而殺人。今燕將被擒,雖然一時未能降吾,吾亦不願殺之。”於是傳令,押下司馬訓到江陵,先拘押之,待日後再做發落。

領英在襄陽設宴慶功,荊州諸將皆來聚會,揚州水師都督諸葛笑峰、荊州武昌守將、漢中王麾下右將軍武兼文亦從武昌來至襄陽,出席此會。

席間,諸將推杯換盞,飲酒相談甚歡。皆稱潛龍軍師運籌畫策,用兵如神。領英遂舉杯敬趙山道:“雖然為吾統領荊州人馬大破公孫霸軍,然此番水淹燕軍之策,乃趙雲峰之謀。趙雲峰即漢中王麾下郭嘉、荀攸,此番水淹奇策,非吾所能及。若論功行賞,雲峰居首功不為過也。”

諸將皆向趙山敬酒,趙山謙遜為謝。章武亦對眾人道:“趙軍師不僅機謀深遠,且人品淳厚高潔,有功而不居功,謙遜待人,與人和睦。與趙雲峰相交,如飲清茶香茗也。”

趙山再三謙遜謝道:“在下不過一畫策之士,略有微功,今能成此功者,皆賴漢中王、潛龍軍師英明神武,各位同僚奮勇向前,三軍用命出力之故也。且武昌諸葛都督、兼武等,雖然未有參戰,然在武昌駐紮水陸軍馬,以在東邊鉗制威懾燕軍,皆有功也。山實不敢以首功自居。”

諸葛笑峰笑道:“請容在下公正評判,今成就此功者,潛龍軍師為首,雲峰軍師為次,餘下才是諸將。趙雲峰為當今郭嘉、荀攸,當不為過也。潛龍軍師也不必辭讓,在下以為潛龍即當今張子房、諸葛武侯也。”

領英與趙山相謝,並稱贊諸葛笑峰道:“燕軍水師悍將韋舟,乃百年一遇罕見水師人材。武昌一戰敗於都督之手,都督治理水師之能,實為大漢數百年以來之翹楚也。都督名將之聲,必將流傳千古也。”

眾人皆歡談暢飲,武兼文見眾將皆建功,心中按捺不住,遂在席間站起,拱手大聲問領英道:“吾身為漢中王麾下右將軍,卻領兵在後賦閒。吾久不上陣,渾身骨節奇癢難耐。今漢中王麾下諸將都殺敵建功,唯有吾在後閒置,且問軍師何時用吾上陣呢?”

領英見之,遂笑道:“武將軍不必心急,以將

軍領兵駐守武昌者,亦非閒職。今公孫未除,偽燕未滅,日後上陣殺敵建功之機,多不勝數,吾唯恐將軍應接不暇也。”

武兼文道:“既然如此,如下次軍師北伐偽燕之時,末將必然要領先鋒大將。就請軍師提前許諾!”言罷,伏地請命。【!愛奇文學¥¥更好更新更快】

章武笑道:“武將軍醉矣!”

領英遂扶起武兼文道:“武將軍且稍安勿躁,似武將軍這等猛將,吾豈只能僅僅用作先鋒?必然將大用之。將軍且請起,繼續吃酒罷。”武兼文才起身歸座,領英命眾人開懷暢飲,至夜半方散。

漢中王聞知荊州軍大敗公孫霸,大喜道:“公孫逆賊折戟襄樊,必然不敢再來矣。潛龍聲威大震,即可令中原震懼。今番孤之軍勢,可與偽燕相匹敵也。”於是問文雄道:“荊州中線大勝,孤勢壯大,孤欲趁此時向雍涼用兵,軍師以為如何?”

文雄道:“今冬寒過去,春暖時節,正好用兵。吾料公孫霸敗逃洛陽,燕軍東西二線,士氣亦當受阻,殿下可趁此再出祁山,攻取涼州甘隴之地,以為進取長安根據也。”

封傳車見章武等在荊州建立大功,心中也不甘落後,於是便奏知建夏道:“現漢中軍士,蓄銳日久,士氣旺盛,末將願領兵取甘隴,請殿下允准。”

建夏略作沉吟,便道:“甚善。就以封將軍為大將,統領漢中軍主力,進軍甘隴。文軍師仍然節制漢中軍,統籌安排。”

於是便以漢中王命假文雄節制諸軍大權,授以左將軍封傳車為北伐都督,統領漢中主力八萬人,準備進軍北伐,奪取甘隴諸郡。

燕軍西線統帥、鎮西將軍聞人策,正駐紮天水,節制雍涼各處燕軍防禦漢軍北上。春二月,公孫霸兵敗襄樊,燕軍震動,士氣受阻。聞人策憂慮軍心消沉,恐漢中兵趁勢進犯,便在祁山等各處隘口,駐守精銳步騎守之,大出軍中金帛資財,重賞厚賜有功士卒,如懈怠消沉者,必然重罰。聞人策親至軍中,與士卒同甘苦,撫卹死傷,弔死問疾,賞罰分明,雍涼等處守軍,士氣遂得以振奮。諸將見聞人策治軍嚴明,果然有大將之風,遂都用命。

三月初,漢軍又出祁山,聞人策得報,便令袁布、牽興二將先行堅守祁山,又從各處調集軍馬,前來祁山抵禦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