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218章 奮威夜襲取晉陽(第2/2頁)
章節報錯
袁矯發覺有軍士攀城,便指揮城上士兵截殺,然而已經不及,習甲領數千軍衝至城邊,見城牆上燕軍露頭者,便引弓射之,箭法百發百中,打的燕軍皆蟄伏城頭不敢起身。北澤便帶領數百軍士,迅速攀上城牆,一躍而起,拔刀砍殺,燕軍皆四散潰逃。
縱橫見北澤已經攻上城頭,遂令停止向城上射箭,又派軍士爬城,片刻之間,數千軍士又爬上城頭,殺散燕軍,袁矯被數百護衛軍簇擁保護急忙退走。北澤遂帶領軍士,斬關落鎖,砍開城門,放下吊橋,縱橫領兵攻入晉陽城中。
不到二個時辰,縱橫萬餘鐵騎,便攻破晉陽北門,全軍入城,燕軍皆紛紛投降。縱橫遂奪取了晉陽,令軍駐守,袁矯不及逃出,被北澤率兵追至刺史府中。北澤便圍住刺史府,等縱橫前來。
縱橫收降了晉陽燕軍數千人,佔住四門,聞知袁矯被圍刺史府,便引軍前來,傳諭袁矯投降。
袁矯躲進刺史府,與卞通等眾官員十餘人,還有數百護衛軍士,皆心中驚懼。袁布聞知刺史府被圍,縱橫在外令招降。便對眾人道:“晉陽不守,吾有負陛下之託。今只有自裁以謝,你等可出降罷。”
卞通勸道:“使君不必如此,今晉陽雖破城,王騰素有仁德英名,必不殺晉陽降者也。使君暫且先投降,留有用之軀,待朝廷兵至,可見機而作,再度奪回晉陽,使君仍然可以再鎮幷州。”
袁矯聞言,遂長嘆道:“吾非不願自裁謝罪,今死且無益,為幷州大局計,可依照卞從事之計,權且先降於王騰罷。”
於是便帶領眾人出府,令百餘護衛軍卸下兵器,前來縱橫軍前,請命投降。
習甲遂上前喝道:“偽燕幷州刺史袁矯,今投降漢朝奮威將軍、假幷州刺史王騰,豈能不交出幷州印信呢?莫非詐乎?”
袁矯遂伏地對縱橫道:“末將畏服奮威將軍虎威,不敢有詐。今既然奮威將軍威臨晉陽,還請領幷州刺史罷,末將願率部相從。”遂示意左右,取幷州刺史印信來,交付於奮威將軍。
隨從即取幷州刺史大印與劍信,向縱橫呈遞。縱橫道:“袁將軍與吾,昔為宿敵。今袁將軍幷州刺史之位,印信皆偽燕偽帝公孫霸所賜,吾不能受之。”便拒絕受其印信。
卞通遂伏地道:“奮威將軍不受幷州刺史印信,吾等已降,敢問將軍欲要如何?”
縱橫道:“你等原本皆大漢臣民,卻追隨跟附叛賊,受公孫霸所封偽職。吾為大漢之將,豈能效法你等?今吾前來,為漢朝光復晉陽,且赦免你等反叛漢朝之罪。吾原來為漢朝奮威將軍,被推舉為幷州假刺史,今仍以假刺史暫領幷州為便。”於是傳
下軍令,將晉陽控制,令其軍都投降,命令袁布,寫書讓幷州各郡縣軍民投降。袁布不敢違抗,只好依照縱橫命令,讓花羽、麻準等人,領軍向縱橫投降。
次日,袁布派遣使者,命花羽、麻準向縱橫軍投降,麻準接到命令,聞知縱橫一夜之間便攻取晉陽,大為震驚,又尋思縱橫如此勇武,果然是無雙猛將,且饒過自己一命,心中遂畏服,便依從袁矯軍令,命所部軍士,不可與縱橫軍為敵。
花羽接到袁矯命令,大驚道:“袁幷州誤陛下事大矣!今居然一夜之間便失去晉陽,令吾等無所依據。袁幷州被迫降王騰,此等傳諭我軍投降之命令,非其所願也。且吾為陛下寬赦,用以為平北將軍,豈能背叛陛下?吾不能降!”
於是便不奉命,仍領部下二萬人駐守樓煩,阻住縱橫軍。只盼望公孫霸派軍前來,再收回幷州。
鎮北將軍公孫鴻與軍師歸海衛,率騎兵二萬人,方行至河東,正向晉陽開進,卻傳來晉陽已經陷落訊息,說王騰已經奪取晉陽,袁矯投降。公孫鴻大驚道:“王騰用兵如神神速乎?今晉陽已經陷落,幷州兵馬便不能為助,吾此番前往救之,恐將不能成功也。”
遂問歸海衛道:“今晉陽陷落,幷州為王騰所奪,軍師以為吾還可以前往救之乎?”
歸海衛道:“將軍奉陛下詔,率兵前往幷州平定王騰叛亂。今尚出兵行軍途中,怎可不救呢?”
公孫鴻道:“王騰驍勇,如晉陽在我手中,吾不懼之。今已經奪取晉陽,幷州之兵皆為其控制,今吾再率兩萬騎前往,恐自投羅網也。”
歸海衛笑道:“將軍出征之時,置辦一棺材隨軍,欲要裝殮王騰,何其壯也!今如何又何其畏懼王騰呢?”
公孫鴻一時心中慚愧,便謝歸海衛道:“軍師休要取笑在下,還請軍師指教良策,以解此番之危急。”
歸海衛遂道:“以老夫觀之,晉陽雖然陷落,袁矯雖然投降。然幷州大半,皆還在吾手中。王騰雖然驍勇,然無謀士相輔佐,雖然一時僥倖取下晉陽,我仍然可以設計破其兵,再恢復幷州也。”
公孫鴻喜道:“請軍師賜教!如何能破王騰?若能取回晉陽,安定幷州,吾將建功立業,不負陛下此番之望也,定然對軍師感激不盡。”
歸海衛微微一笑,遂對公孫鴻言奪回晉陽,恢復幷州之策。公孫鴻聞言大喜,遂傳令兩萬騎,向太原郡進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