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個時辰,探馬回報張方說,有三千餘燕軍騎兵,打崔英將軍旗號,正向南安而來,即將到達南安郊外。

張方驚訝,急忙登城視之,須臾,果然見城郊外十餘里處,有一彪燕軍騎兵,黑色旗幟,黑色衣服盔甲,正向南安城靠近。張方驚道:“此多半是崔英敗軍。”令人前往試探證實,得回報道:“末將為崔英將軍部下校尉陳禮,崔將軍中賊軍埋伏已經陣亡,馬將軍率敗軍逃往天水。末將率三千餘騎逃回,後面賊軍將至,請張將軍為末將相接應入城。”

張方大驚道:“果然是崔英所部,今潰敗前來,不可不接應。”又見城郊十餘里處,煙塵大起,萬餘漢軍正尾隨而至。

張英大驚,隨即令兩千軍守城,開城門,放下吊橋,自領三千軍出城準備接應。

封傳車偽稱為崔英部下陳禮,張英信之不疑。封傳車領三千軍到南安城邊,見崔英已經開城門出城接應,遂令軍士大聲喊道:“敵軍追兵將至,不及見過張將軍為禮,且容末將先率兵進城。”於是催動三千騎,徑直向南安城內衝去。

張方遂令軍士在城門邊散開,以免擋道,準備讓陳禮所部騎兵入城。方下令回頭看時,忽然見陳禮率軍徑直衝來,勢頭甚覺不對。待距離一百餘步時候,看清馬上來將,並不是陳禮,張方大驚,立即命令軍士關閉城門,阻止來軍,然已經不及,轉瞬之間,封傳車率兵便衝至城門邊上,手起刀落,斬張方於南安城南門下。

燕軍見之大驚,一片慌亂,封傳車領軍衝城而進,燕軍紛紛退避,三千漢軍騎兵遂衝入南安城,將燕軍殺散,徐然所部萬人,也隨後進至南安城下。張方所部五千燕軍,被殺散兩千,餘者三千見漢軍勢大,遂都投降,南安城便被封傳車所奪取。

卻說聞人策在天水率軍抵禦領英,至次日日中時分,忽然接報,說燕軍昨夜在南安道口被漢軍伏擊,崔英與馬召今敗走正向天水而來。

聞人策大驚道:“是誰讓崔英、馬召率軍出城?”

哨騎報道:“南安張將軍截得賊軍潛龍調軍密令,將調賊將封驛所部前往攻取天水,張將軍憂慮大都督不知此情,特地命崔將軍與馬將軍帶兵馳援。”

聞人策跺腳大憾道:“張方不知虛實,今弄巧成拙矣!此不過是潛龍計謀,令其分軍出城,好半路伏擊也。吾在天水有三萬兵力,賊軍雖眾,足可防守,何須其分兵來救?”

又道:“張方此舉誤我軍大事。南安已經分兵,半路被伏擊敗走。南安如今防守空虛,恐賊軍趁虛奪取。吾已經與潛龍定下賭賽,

如失去了南安城,吾便輸了。今萬不可失去南安。”

聞人策正在籌思如何營救南安,忽然又接報,說漢軍已經奪取南安,張方將軍被敵將所殺,其部五千餘人,投降大半。

聞人策又跌足長嘆道:“張方雖不知敵軍虛實,死固當然。然是潛龍智在吾先,用兵快於吾一步也。”遂問哨騎道:“賊軍如何奪取南安?”

哨騎道:“賊軍封驛,扮作崔將軍帳下陳禮校尉,率三千騎兵,皆穿我軍盔甲旗號,是以騙過張將軍,偷襲奪取南安。”

聞人策道:“此必然是潛龍之計,用其大將封驛奪取南安。今吾也可以再設計奪回。”

忽然又聞報,燕將林靚所部一萬五千援軍,已經進至天水城郊外三十里處。聞人策大喜道:“我軍援軍到來,天水無憂也。吾便可以親自統領一支奇兵勁旅,再奪回南安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