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208章 二帥祁山初交鋒(第1/2頁)
章節報錯
建夏下令驅逐了吳江,又在漢中等處張貼布告道:“偽燕細作潛往漢中、荊州等地,欲要離間漢中王君臣,為潛龍軍師識破,已經將偽燕細作擒獲並逐出漢中。,潛龍軍師已經前來漢中。漢中軍民人等,勿要受敵流言所矇蔽也。”
佈告貼下,南鄭人民皆來觀看。建夏遂帶領英出府中,於南鄭父老人民之前,以手指領英對眾人道:“此正是荊州潛龍、孤麾下軍師將軍徐領英也,亦孤之婿也。你等未有見過潛龍,今且可見證之。”
領英遂向眾人拱手相謝,道:“偽燕細作欲要離間漢中王君臣,吾與漢中王,君臣一心,共誅國賊,相扶漢室,至死不渝也。非宵小之輩流言蜚語能中傷瓦解也。你等不必懷疑。”
南鄭人民見領英雖然身材不長,然甚有豪傑風範,都暗自稱奇。有人道:“庶民聽聞潛龍先生手掌上有九州圖形,今有此便,可否讓庶民等一觀之?”
領英遂笑道:“此又何妨也。”便舉起左手,展開手掌,示於眾人。漢中父老人民見之,果然手掌中九州紋路圖形,清晰可辨,大為驚異道:“潛龍先生真乃天之所定,輔佐漢中王復興大漢也。”皆以為奇特,互相奔走相告,漢中人民,自此後便敬服領英。
建夏與領英、文雄等商議漢中軍務,建夏道:“軍師在荊州大敗燕軍,力挫公孫霸。漢軍士氣大振,孤正欲北圖,殊不知偽燕鎮守雍涼大將聞人策者,善於用兵,極能防守。兩番挫敗漢中軍馬兩萬餘人,折損孤麾下將軍二員。公孫霸用其人鎮守雍涼,誠為孤漢軍北進之阻礙也。所以召軍師前來,商議破敵之策。”
文雄道:“在下不才,兩番計謀,皆被聞人策識破,以至於損兵折將,銼動軍威。吾觀聞人策,雖然儒生出身,然深通兵法,極善武略。吾非其敵手,以為只有潛龍軍師前往,才可與其為敵也。”
領英道:“中原人才興盛,遠勝於南方,其中不乏善於用兵者。聞人策雖然出身儒生,然儒生若能用兵者,必然十分厲害。今公孫霸用聞人策鎮守雍涼,可謂得其人也。”
又問文雄,聞人策行軍佈陣,用兵部署等詳況特徵為何,文雄一一描敘之。領英遂大致明瞭聞人策用兵之法。
建夏道:“今既然軍師前來漢中,即可全權領漢中軍務,文軍師為輔佐,相助攻取燕軍。後方之事,由孤主之。”
文雄道:“我軍在襄樊方大勝,燕軍東西兩線,士氣不振,此時正是進兵之時。現漢中軍馬主力,皆在祁山大營駐紮,由封傳車將軍統領。以雄之見,陳倉易守難攻,燕軍在此駐兵一萬,足可以阻我十萬軍前進。所以出祁山,攻取隴右之地而為根據,西並涼州,東取長安,為上策可取也
。”
領英道:“然也,吾亦認為取長安,當先出祁山取隴右為便。然陳倉等處,亦可以見機而取也。且容吾先往祁山軍中,觀聞人策用兵如何,再做佈置。”
於是便領了漢中軍務之職,拜別建夏,與文雄帶領邊班等百餘騎,前往祁山漢軍大營而來。恐祁山軍力不夠,建夏便又徵調漢中各處軍馬兩萬人,隨後便開至祁山。
領英至祁山軍中,眾將皆來拜見,各自歡喜,封傳車道:“潛龍軍師前來,此番必能敗聞人策也。”
領英道:“吾雖能用兵,然非司馬穰苴、韓信也。今觀聞人策用兵之法,彷彿司馬穰苴、韓信。吾能否與敵相敵,尚未知也,且待先觀之。”
於是先傳令大軍仍舊駐紮祁山不動,派邊班領哨探營人馬探知聞人策用兵部署。
燕軍在狄道大敗漢軍,士氣復振。聞人策見漢軍駐紮祁山道口,便將燕軍主力五萬人,皆部署在天水、南安,漢陽郡等處,以防漢軍入寇。狄道城只有涼州將領郝昌所部萬餘人駐守。陳倉,褒斜道等處,有兩萬餘軍駐守。加上其他隘口等處,燕軍在雍涼佈防總兵力,有將近十萬人。
領英一一偵查得實,便聚集諸將商議道:“燕軍約有近十萬兵力屯紮雍涼前線。吾觀聞人策用兵佈防之勢,首尾呼應,互為掎角之勢,甚得兵法要略。我軍亦有十萬兵力,與敵軍相當。若欲硬攻之,必然難以建功,還需得智取為上。”
封傳車道:“若論軍機智謀,末將等與軍師相去遠矣。今聞人策也是智謀之士,末將等難與與其為敵,只有軍師方可敵之。敢問軍師有何妙計?”
領英道:“前番我軍頭次挫敗者,乃不知敵方主將虛實也,而敵方知我軍虛實,所以為其所乘。後狄道兵敗者,為我軍進取隴西之策,為聞人策所識破,其將計就計,在天水虛立旗號,而親身馳援狄道。我軍發覺之時,為時已晚,孤未能免此敗。聞人策能夠料敵如神者,在於知己知彼也。”
文雄道:“軍師高見。前番兩役,吾雖然定下計謀,算定必然可以達成。卻不能料聞人策能夠知曉吾計,此人見識在吾之上。吾能算計敗方龍,實不能勝聞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