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在瀾滄水畔四面夾擊蠻軍,莫騷麾下兩萬餘眾,見漢軍強盛,皆無戰心,紛紛陣前棄械投降。

左超便傳令漢軍,如蠻軍投降者便赦之。莫騷部下兩萬餘眾,隨之便土崩瓦解。

其部將莊黃,領數千軍駐紮墨江,聞知漢軍大舉進攻,莫騷被圍,便提兵從墨江來救援。卻被獨孤永、寇霸二軍截住,獨孤永挺槍躍馬,前來相戰莊黃,莊黃揮刀迎戰,兩將大戰十餘合,不分勝負,寇霸見狀,便也提九瓣銅錘前來助戰。莊黃便不能敵,拍馬逃去,獨孤永隨後追來,莊黃心下慌亂,拔馬望山坡而走,卻被此處漢軍絆馬索絆倒在地,獨孤永便喝令軍士將莊黃擒下。

其部下數千軍也被漢軍殺敗,獨孤永便傳令道:“棄械歸降者不殺!”於是蠻眾大部皆降。

瀾滄水一戰,莫騷麾下大部被漢軍俘虜,漢軍忙著抓俘虜,莫騷趁亂率麾下親信數百人逃出戰場,望南邊山中而走。

時天色已暮,左超聞知莫騷又走脫,於是便遣盧飛率騎兵前往追之。

盧飛領數百餘騎,前來追襲莫騷。莫騷領眾奔至山下,又被哀牢軍所截擊,不能前進,莫騷道:“可從間道而走,只要天黑之後,進入山中,便能逃脫。”於是率軍又退回走間道,而此時盧飛已經率數百精騎追至,莫騷見之,發狠道:“今不過有死而已,先殺了這股漢軍!”

便令麾下數百軍來戰盧飛,盧飛領軍迎戰,蠻兵不能敵,後面哀牢軍也殺來,莫騷麾下數百人,已經摺損過半,被前後圍堵,插翅難逃。

盧飛便召令蠻軍投降,又有數十蠻軍棄械降漢軍,莫騷怒,親手誅殺出降者數人,左超再領軍衝殺一番,莫騷身被數創,還剩得數十部眾,皆殘敗之眾,武器不全,莫騷自知此番不免,於是哈哈大笑,對盧飛等漢將道:“吾聞漢軍生擒寡人者,拜將封侯,賞千金,取寡人首級者,拜將賞金而不封侯。今番雖然願為你成就此功,然寡人堂堂一國之主,勢必不能做俘虜。今番願決死!”

盧飛道:“大漢只誅殺莫騷一人,餘者皆不問。”言罷,挺槍躍馬,只取莫騷。

莫騷奮力惡戰,然終究是屢敗之餘,難以言勇,十餘合即被左超殺敗,莫騷不願被擒,便在接戰之時,待盧飛一槍刺來,不作躲避,遂被盧飛一槍刺透胸膛,倒在馬上而死。

盧飛已經誅殺莫騷,遂斬其首級,傳送於左超。莫騷餘部,大多都投降,只有數人身受莫騷厚恩,願為莫騷殉葬,在陣前自刎。

左超聞知盧飛已經斬殺莫騷,遂以手加額道:“元惡即除,漢使可以瞑目了!”即靖治初年漢所遣漢使,為莫騷所斬殺,今番莫騷亦以授首謝罪。

蠻軍已經平定,左超便下令打掃戰場,傳令哀牢、閩濮等部歸服,西南諸夷見漢軍天威凜冽,便紛紛請服,請言恢復進貢,不再從逆作亂。

左超便仍令各部首領安居各地,並不留漢軍駐紮,當即命哀牢首領為此處諸夷之長,並上奏朝廷敕封。

永昌太守藏柯也領軍平定收復永昌郡諸地,左超令其駐守永昌,以管轄諸夷,於是永昌郡也平定。左超便傳令班師,先回滇池,將滇王莫騷首級,傳示西南諸夷,示眾三日。

莫騷宗族親信等,在交戰中都已經死傷殆盡,其倖存家人特此赦罪不誅,只是剝奪其特權,遷徙他地,令為民。

所擒下莊黃等蠻將,左超令其歸降,蠻將皆畏服漢軍天威,便歸降漢朝,左超便仍給其職位,聽命隸屬於益州郡漢朝官署官員。

莫騷殘暴不忍,輕於殺戮,在昆明國二十餘年,豢養蟒蛇軍,殺人無數。國人皆敢怒而不敢言,諸夷首領忌憚其兇殘暴虐,才不得不從之。今被漢軍誅殺,斬首示眾,西南諸夷國中之人並不同情,反而覺得漢軍是代天行討,其罪有應得。

左超在滇池駐軍一月,安定西安諸夷,朝廷詔令至,仍恢復益州八郡設定,益州刺史部派遣官員,又恢復各郡官署設定,管理西南諸夷。高融因為平蠻有功,左超遂保奏高融為益州郡郡守,給其三千漢軍,治滇池。

十月,左超班師,從犍為郡取道而行。沿路諸夷首領與當地官員,皆紛紛犒迎王師。左超一一撫慰。大軍奏凱而還,十二月初,至長安。

朝廷聞知左超平蠻凱旋而歸,皆為轟動。孝正皇帝令丞相、大司馬等人前往迎接。潛龍丞相便率朝中十餘大臣在西門外校場相迎左超。

左超率軍至西門校場,便約住軍馬,率盧飛、獨孤永麾下諸將,下馬前來參見丞相。

潛龍丞相見王師歸來,於是命儀仗齊奏凱歌,吹響號角,以迎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