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剿寇有功反被免(第2/2頁)
章節報錯
縱橫心下也防著趙軍,恐趙軍搶奪罪犯,於是令軍嚴加護送,自己親自在後斷後,郭舒一方面不願殺了檀文虎,回報趙王說,託詞縱橫防護嚴密,下不得手。
縱橫已經押解檀文虎出邯鄲去了,趙王得知,心中略略不安,又見縱橫刺傷自己愛將,大怒道:“狂妄孺子,安敢如此!欺孤太甚!”於是準備傳令,要發兵來追擊攔截縱橫。
申公急忙奏道:“王扶部將刺傷大王麾下,大王正可以此為名,參奏彈劾王扶。且不要去追截檀文虎了,只此一條,便可讓王扶知難而退了。”
趙王聞言又轉怒為喜,對申公道:“此倒是可行。但若檀文虎被解望冀州,供出孤來,此怕是不妥。”
申公道:“檀文虎受大王恩惠,想必不會供出大王。
即便供出,大王不承認便是了,朝廷豈可因為檀文虎一面之詞,而見責於大王乎?王扶那廝縱然知道是大王所為,也無奈我何。今且將王扶用人唯親,私培黨羽,又縱使其刺傷藩王部將之事上奏朝廷,朝廷必然降罪王扶。”
趙王甚喜,於是從申公之言,並不追截檀文虎了,便具表,誣陷王扶在冀州欺凌宗室,有任人唯親之嫌,又縱使部下刺傷藩王部將,請朝廷派御史詳察。
趙王知道朝中宦官朱糟等人貪圖財貨,於是又遣人收拾得金珠財寶許多,秘密賄賂朱糟,並請朱糟奏明皇帝下詔懲治冀州牧王扶,最好將其罷黜。
縱橫將檀文虎押望冀州鄴城,交與王扶,王扶親自審問,檀文虎因為受趙王恩惠,只說自己為之,並不是受趙王唆使,餘下數賊,也是如此。王扶審問再三,檀文虎只是不供出趙王,王扶無奈,便下令道:“你等殺人越貨,劫掠商客,國法難容,且都監下,待秋後處斬!”於是便將檀文虎等五賊都收監。
縱橫言趙王手下部將曾於路攔截,欲要劫走犯人,縱橫無奈,出手與趙王部將交戰,刺傷了對方,王扶聞言憂慮道:“趙王素來與吾有隙,今刺傷其部將,恐其藉機上表朝廷,言吾欺凌宗室。今日看來,恐怕與你不利。”
縱橫道:“侄兒當水火不避為叔父效力,並不在乎自己不利。但恐為叔父添麻煩,只是侄兒當時若不交戰,罪犯便被趙王截去了。”
王扶安慰縱橫道:“趙王雖然蠻橫,但叔父並不懼他,他也不能奈叔父何。只是今日你刺傷了他的部將,恐他懷恨,要上書以此為要挾,讓朝廷治你罪。不過你且安心,此事叔父自有辦法為你周旋。”
縱橫謝道:“侄兒輔助叔父,生死不避,又何懼治罪呢?”
王扶用縱橫擒了檀文虎等賊寇,於是趙王心懷恐懼,便不敢再唆使山賊搶劫了。冀州道路又恢復安定。王扶上書朝廷,言冀州盜賊平息,縱橫平賊有功,請朝廷加官賞之。
趙王表到朝廷,末帝見之,問於大將軍張莽,張莽道:”趙王此言,恐為一面之辭,且待查明再作定奪。”
朱糟受了趙王賄賂,卻奏道:“趙王身為宗室藩王,卻被封疆大吏所欺凌,此番趙王受了委屈,不可不問責王扶。陛下如不下詔責罰降罪,恐各地刺史州牧將仿效之,如此,宗室地位臉面何在?”
於是末帝便又聽信朱糟之言,將此事交付有司商議,欲要為王扶定罪,御史等皆為朱糟把持,秉朱糟之意,商議決定罷撤王扶冀州牧,並將鄴城都尉王騰革去軍職,勒令送往邊關充軍。
末帝正欲派人前往傳達詔命,張莽阻止道:“此事定有蹊蹺,且待王扶表來,視情況再做處置。”
不多時,王扶表至,末帝覽表,見王扶除賊有功,又解釋王騰刺傷趙王部將,乃趙王部將尋釁在先,不得已而為之,末帝便道:“王扶乃正人君子,所言當無需,若被貶黜,誠為國家損失。”便又將王扶之表與張莽、朱糟等覽之,再行商議定奪。
張莽與朱糟雖然沆瀣一氣,然而彼此也各自有小算盤,張莽欲要保住王扶,好為自己支援,當下便議道:“王扶治理冀州數年,政績卓著,朝廷正倚仗冀州賦稅,今不宜罷免。鄴城都尉王騰,雖然是王扶侄子,但未見王扶結黨之事,今番既然平賊有功,刺傷趙王部將,乃無心之失。便可功過相抵,不宜治罪,也不宜獎賞。”
末帝聞奏便道:“大將軍所言是也。”正欲要令張莽擬定詔書,就以此方法處置。朱糟又出奏道:“稟陛下,鄴城都尉不過一區區無名將校,就敢於刺傷宗室部將,雖然事出有因,但此等以下犯上狂妄之行,如不治罪,恐難服眾。”
末帝只好問朱糟道:“如阿父所言,將治鄴城都尉何罪呢?”
朱糟道:“以下犯上,乃大不敬也,按律當斬。今革其軍職,流放邊關充軍,還是從輕處罰了。”
張莽便奏道:“鄴城都尉雖然刺傷宗室部將,但並非刺傷宗室,此何言以下犯上?如處置過於嚴重,則寒了天下人心,以為朝廷賞罰不明。今就將鄴城都尉革職就行,不必發往邊關,中常大人以為如何?”
朱糟見此,也只得作讓步,便同意了張莽所言,於是下詔,安撫趙王和王扶,讓趙王需得遵守法紀,也不責罰王扶,只是說要與宗室和睦相處。至於鄴城都尉王騰,因為刺傷趙王部將有過,便將功補過,革去軍職,貶為士卒。
王扶見朝廷旨意道,並沒有聽信趙王一面之辭,才長舒一口氣嘆道:“朝廷雖然闇弱,但此事還算處理得勉強。”見將縱橫貶為軍士,就對縱橫道:“你且暫時去職,仍然隨侍叔父左右,待日後時機到時,再為你復職。”縱橫謝過,便充當王扶親兵護衛軍士。
趙王得朝廷詔書,見沒有處罰王扶,心中不平,怒道:“朝廷何其暗也!”申公急忙奏道:“大王此番佔了便宜,便即可作罷。那王扶雖然一時不能罷黜,且再尋時機治他。大王乃宗室,朝廷必然偏向大王也。”
趙王才罷休,又聞知只是將縱橫革職,心中十分憤恨縱橫,對張雙、郭舒道:”王扶侄子刺傷你等,便是打了孤的顏面!你二人可記得今日之恥辱,日後定然報之!”
郭舒羞慚無地,便對趙王奏道:“回稟大王,末將如不能報得今日被刺傷之恥,挽回大王顏面,便誓不在大王國內為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