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來到王扶家後,王扶一見甚喜。待之如親生,王騰處處恭敬,又勤勉做事,王扶夫人也漸漸喜愛,親自為其製作裁縫衣裳鞋襪。三餐待之如親生兒女相同。王騰與王扶三名子女,相處也漸漸融洽。

王扶本欲為王騰聘請武藝教師,便將此事託付習威,煩勞習威為其尋得一精通武藝的教師。

當時各郡都有教授武藝為生者,這些教師多是邊疆軍士軍校出身,身經戰陣,通武藝,懂軍事,因年紀漸長或他故遣回原籍,便以教授富家子弟武藝為業。

一般家中富足願意讓子女習武從軍者,皆聘請這些還籍軍校為教師。

習威道:“下官之子已經聘請有教師,這位教師命喚關顯,是從軍多年的老軍,不禁通軍中十八般武藝,也知行伍行軍之法。關教師自回鄉之後,便教授武藝為業,已經教授有十餘年了,出自關教師門下的徒弟以百數,晉陽城內,能超過關教師的人,恐怕少有。依照下官之見,就讓王騰隨犬子一道習武罷。二人正好也有夥伴,不必再行聘請。”

王扶聽後也覺合適,便點首應允。於是讓王騰白天在習威府中同習甲一起跟武藝教師學習武藝。晚間回到府中,再同其子女等一道讀書。所需費用開銷,以及王騰每日餐食之費,王扶用官俸供給。

王扶對習威說:“習武之人,需得膳食豐富,每餐皆要飽食。今王騰飯量甚大,王騰在習軍曹家中餐食費用,我今以每餐三人之量為準,折算銀錢交付習軍曹。習軍曹知曉軍旅,想來自然當比吾更能照看王騰學藝。”

習威道:“此等習武道理下官豈能不知?太守且放心,似王騰這等資質,有良師教導,數年之後,即可見大器初成也。其在下官家用餐,定當不會耽誤其長身體。”商議已定,王扶就言於王騰。

王騰便遵從其叔父王扶之命,拜武藝教師關顯為師,每日白天到習威府上,同習甲一道練習武藝,關顯為二人教導。日暮時分,便回到王扶府中,晚上與王扶三子女一道讀書。

關顯本是幷州上黨人,年輕時候從軍邊關,有十餘年之久。關顯久在邊關,多經戰陣,精通武藝,刀槍嫻熟。本應該升職為將,但邊關後來寧靖無事,官軍無需過多。於是關顯請遣回鄉里,充當官府捕快,後又教習郡中捕快兵丁武藝,為武藝教師為業。習威見其精通軍事,兵甲嫻熟,頗有戰陣經驗,便聘請其教授習甲。

關顯雖然年長,今已經五十餘歲,勇力不如當年,然經驗豐富,善於教導。教習習甲兩年,習甲武藝便突飛猛進。習威甚喜,嘆道:“即便吾親自教授,也當差關教師甚遠。”

王騰拜了關顯為師,關顯也驚歎王騰武勇之材,道:“此子之資

質,真為天所賜也。吾在軍中十餘年,當武藝教師十餘年,也未見此等資質者也。”於是便決心傾囊相授,欲要將平生本領全部傳授給王騰與習甲二人。朝夕教導練習,十分嚴格。

第一年,先讓王騰學拳腳功夫。習甲已經學完拳腳,現在已經在學習兵器。關顯對王騰說:“你天生神力,如栽培得當,必能成為萬人敵。然高樓萬丈,需得平地而起。不可過急,你得先學拳腳,待拳腳熟練之後,再學兵器,才能得心應手也。”

王騰謹遵師傅教導,每日練習拳腳不輟。白天在習威府中同習甲一道用午膳,每餐膳食皆豐盛,王騰得以不僅能吃飽,而且還能吃好。所以氣力充足,身體強健。不到一年,便拳腳大成,尋常成人四五人赤手與其相博,也未必是其對手。

第二年,關顯又說:“你拳腳功夫已經學成,為師都難敵。今便可以再學兵器。”於是便將刀槍劍棍斧戟等兵器一一向王騰介紹演示,並對王騰說:“長短兵器有數十種之多,一人不可學全。但凡猛將者,皆有擅用一種兵器之能。如前朝張桓侯(即張飛)善用矛,馬孟起、趙子龍善用槍,亭侯(即關雲長別稱)善用大刀。待兵器入門之後,你也可挑一種兵器學習,只需一種精熟,便可成就驍將之功,而不在於每種兵器都要學全也。”

王騰道:“徒弟尚還不知哪種兵器趁手,且容徒弟先練槍罷。”

關顯道:“非也,欲要學習兵器,先得學習棍,棍法掌握之後才算入門。棍是習武之人百兵之先,若能掌握得棍法,其他兵器自然更好上手。今你既然還不知何種兵器趁手,那就先練習棍罷。”

於是開始教授王騰棍法,三月之後,王騰便能將一條棍使得呼呼生風,攻守有法,氣勢有如下山猛虎、出海蛟龍一般。

關顯見之便道:“可矣!現在便可再學槍。槍乃百兵之宗,其他兵器,皆萬變不離其宗。且戰將一般多用槍,不如你先試學之。”

於是又教授王騰槍法,王騰又練習三月長槍,招式路數皆已經精通。便對關顯道:“徒弟已經掌握槍法,再請學刀。”

關顯見之,便手執一槍,去掉槍頭,令王騰拿起一杆長槍,並不去槍頭。要親自與王騰交手對陣,以驗視其槍法可曾學精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