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307章 偽燕殘餘走帶方(第2/2頁)
章節報錯
縱橫於是便按兵不動,引軍等候諸葛笑峰與左超二軍到來。
歸海衛率軍到達新昌,繞道從東門而入,城內燕軍接應入城。公孫貴身著墨絰,戴孝披麻來迎歸海衛,城內燕軍見之紛紛驚疑,此刻才知公孫霸已經病亡。歸海衛見公孫貴前來迎接,慌忙走近跪下奏道:“陛下不幸升遐,臣護衛不力,今番來遲,還請殿下恕罪!”言罷,涕淚俱下。
公孫貴亦流涕不已,扶起歸海衛道:“父皇不幸病崩,今國事急蹙,還請丞相主持大事。”
歸海衛道:“臣接得陛下遺詔,肺腑俱裂。且慮已成孤城,臣不及多顧,遂率軍中精銳
兩萬餘人前來勤王,今大行皇帝已經不再,還請太子殿下即位九五,以號令群臣。”
公孫貴尚不及答言,旁邊大司農汪謙便道:“丞相已經從且慮撤軍,恐潛龍不日將提大軍前來,今賊軍圍城甚急,大燕已經岌岌可危。丞相掌三軍大權,可先定下護衛殿下大計,倉促之間,不可行即位大事也。”
公孫貴便擦淚對歸海衛道:“丞相與大司農皆吾大行皇帝股肱之臣,大行皇帝將大燕託付二公,二公乃吾倚仗,今繼位之事,且下擱下。還望二公遵照陛下依照,護衛吾東走高句麗,以佔據帶方、樂浪二郡以圖存也。吾之性命,都繫於二公。”言罷,便下拜歸海衛,
歸海衛大驚,急忙勸阻,公孫貴哭到:“如果丞相不受吾此拜,便是不遵先父遺命也。”
歸海衛無奈,只好受了公孫貴一拜,隨即又跪下奏道:“臣安敢不遵大行皇帝遺命!”以示向公孫貴俯首稱臣之意。
君臣互相禮畢,歸海衛又問公孫貴道:“大行皇帝可入殮乎?靈位今在何處?”
汪謙答道:“殿下已經遵照大行皇帝遺命,三日之前便將其靈柩運往帶方郡矣。”
歸海衛聞言傷感嘆道:“陛下竟然如此訣別,不令臣相送一程!”見軍情緊急,於是收悲,聚集燕朝群臣十餘人至府中,以商議東走高句麗之計。
眾人聚齊,歸海衛道:“陛下病崩,國家危難,誠為雪上加霜。今唯有東走高句麗,以據帶方、樂浪二郡尚可圖存。吾已經探知,潛龍已經提大軍進駐遼陽,遣軍前來相助王騰攻城,又令諸葛嶽海師從遼東屬國前來助攻,旦夕便至。今新昌已經不可久留,且令衛將軍公孫鵠率御林軍萬人,與大司農一道,護衛太子殿下先行從東門出,吾率軍再後相護衛斷後。待太子等入帶方郡地界之時,吾再率軍撤離新昌。”
汪謙道:“既然丞相如此安排,太子且從之,吾等且護衛太子先走。”
公孫貴已經六神無主,心中並無主意,盼得歸海衛到來,心稍稍安定,自然無所不從,於是當即首肯。歸海衛便令公孫鴻鵠領一萬御林軍,與汪謙等五六朝臣一道護衛公孫貴車駕,出東門速速東走。
公孫貴已經撤出,歸海衛心中稍稍安定,次日晨又召集公孫英、鍾方、黃梟、蓋班、張霸等燕將道:“王騰軍馬圍城而不攻者,為其兵力不足之故也。如賊軍援軍到達,其勢必將攻城,太子行至帶方,尚有一二日路程,我等需得至少堅守新昌一日。今聞知賊軍燕軍即將至,黃將軍與蓋將軍、張將軍可隨吾守城,大將軍與鍾將軍且先令兩萬步卒運送輜重先行撤離。”
公孫英與鍾方領命,便又整頓輜重,領二萬步軍又從東門而出。歸海衛將
剩下二萬餘騎兵,安排在城上嚴加防守。縱橫雖然得知燕軍撤離,然一時無力阻截之。
公孫英與鍾方剛領軍撤離不及兩個時辰,歸海衛方佈置完畢,只見新昌城南郊與西郊二處,煙塵大起,旌旗卷空,漢軍兩路人馬兩萬餘人正在向新昌城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