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233章 夜半將星掉渭濱(第1/2頁)
章節報錯
邊班奉命傳令荊揚十日之內便又至天水覆命漢中王,建夏大喜,嘉賞邊班。便令領英進兵。
順安30年秋九月,漢軍從漢中、荊州、揚州三處,發兵攻打偽燕。中原震動,天下無不驚駭。
偽燕偽帝公孫霸在洛陽聞知,亦心中驚懼,便召偽燕群臣商議迎敵,公孫霸道:“今漢中偽王得志,起三路軍來犯大燕,卿等有何策以御之?”
司空聞人亮道:“漢中偽王三路而來,陛下亦可三路而迎之。驃騎將軍足以拒敵於壽春,長安有太子殿下親往鎮守,聞人策必能阻漢中賊軍於司隸境外。至於荊州之賊,陛下且增兵援助宛城,以拒其前進。陛下率軍坐鎮洛陽,總覽全域性,臣料知中原兵多地廣,數月之內,便能退三處賊軍也。”
汪謙也出奏道:“漢中偽王不過略勝數場,便敢膽大包天,侵犯上國,其恐是自尋滅亡也。我大燕佔據中原十州,今雖然涼州失陷,然仍有中原數十萬人馬,非漢中偽王所能克也。陛下且率軍回擊之,何懼之有?”
公孫霸聽罷,沉吟不語,目視丞相皇甫照,見皇甫照默然,似有無奈嘆氣之狀。公孫霸便問皇甫照道:“今漢中偽王反客為主,起三路大軍進犯大燕,丞相以為將何以抵禦之?”
皇甫照道:“陛下雖然佔據中原,兵多地廣,然連年用兵,國庫空虛,今軍力不濟,民力疲敝。漢中偽王得以趁此機三路出兵攻伐。老臣恐賊軍強盛,我軍不可犯其鋒也。”
公孫霸道:“依照丞相之見,朕此時不應與漢中偽王相戰乎?”
皇甫照道:“老臣自領民政以來,多年不問兵戈之事。陛下如欲問戰事勝負如何,還需得問歸海司徒也,老臣實在不能料知。”
公孫霸聞言,只好勸慰道:“丞相為朕操勞,甚為盡力。且罷,待朕再問歸海軍師,再做戰守大計。”
於是先傳命,令公孫彪堅守壽春抵禦揚州軍,令公孫車堅守宛城,聞人策堅守司隸,且先堅壁不戰。又遣人至幷州晉陽軍前,問歸海軍師意見,是戰還是守。
歸海衛相助公孫鴻來平定幷州,卻不能攻克晉陽,又不甘無功而撤兵,於是駐兵晉陽郊外龍山與縱橫相持。池柳雖然率軍前來相助,又時逢天熱,難以用兵,池柳提兵攻打晉陽,被縱橫擊敗,便不敢再攻打。公孫鴻已經與縱橫相持數月,師老兵疲,歸海衛見此騎虎難下之勢,心中焦急。然一時方未得妥善撤兵之法。
歸海衛又聞知漢軍攻奪涼州,驚道:“丁弘誤陛下大事,此番涼州失陷,將於我軍大不利也。”未幾,又聞知聞人策撤離天水,歸海衛嘆道:“漢中偽王得志,此番必將出兵進犯長安,我軍已經陷於被動。”九月,漢軍果然三路出兵,公孫
霸遣使者來問歸海衛之計。
歸海衛聞知漢軍三路出兵,仰天長嘆道:“大燕將危矣!”遂對使者道:“且回稟陛下,先領各處堅守。不日吾將回洛陽,再與陛下相商禦敵之計。”使者領了歸海衛話語,便回洛陽覆命公孫霸。
歸海衛遂來見公孫鴻道:“今我軍久圍幷州而無功,卻被牽制許多兵力。漢中偽王趁此大舉進犯,略佔燕地。今涼州已經失去,長安、洛陽等都告急。現在並取幷州,已經不是當務之急,且我軍在此久駐無功,不如且回,以援助陛下抵禦漢中偽王攻勢。”
公孫鴻道:“如我軍退,王騰出兵南下,攻戰西河、上黨,威脅中原,將欲奈何?”
歸海衛道:“將軍留軍駐守西河、上黨,王騰兵力不足,且後方還有我軍相牽制,必不敢輕易南下。”
公孫鴻見久圍幷州不能進取,也欲撤軍,今見歸海衛如此相勸,便藉機下臺,傳令三軍道:“漢中偽王進犯中原,不可不防。吾軍久在此空費兵力,不如且退。”於是傳令全軍從晉陽南撤,令魏國仍然駐守西河,池柳駐守上黨,樂豐駐守上郡,自與歸海衛率三萬軍,望洛陽班師而來。
公孫鴻班師洛陽,與歸海衛來見公孫霸,兩人出師無功,請罪闕下,公孫霸赦之,命其入見,歸海衛道:“此番平定幷州,本可以穩算之,不料事有反覆,以至於不能攻克晉陽,勞師無功,臣不勝慚愧。”
公孫霸勸慰道:“形勢多變,勝負難料。軍師無需自責。今漢中偽王三路大軍犯境,朕還需軍師相助退敵也。”
歸海衛道:“此番老臣失算,未能勸陛下守住涼州。丁弘一有勇無謀之將,不足以託付陛下大事。今被賊軍奪取涼州,漢中偽王便可以轉守為攻,威脅長安。且又令荊州、揚州也出兵犯境,今三路大軍數十萬,實不可小覷耳。”
公孫霸道:“朕也是有此般憂慮,所以才召卿相問。朕以為漢中偽王三路軍中,猶以賊首潛龍所統西路之軍為大患也,現漢中偽王親臨天水前線,發兵攻打司隸。聞人昭遠正舉兵奮力相抗守,賊軍一時不能進。然朕仍憂慮潛龍賊軍,若聞人昭遠不能相敵,其突入司隸境內,則長安恐將難保也。長安若失,中原亦危矣。朕恐太子不能守,欲要親自至長安鎮守,然又擔心荊州賊軍亦是大患,恐其進犯中原,無人能守洛陽。”
歸海衛道:“陛下所見甚為英明。今驃騎將軍足以抗拒揚州賊軍,荊州賊軍雖然離宛、洛近,然中原方有重兵防守,尚暫時不懼。唯有西線賊軍,漢中偽王親至陣前,賊首潛龍又十分狡詐奸猾,此處甚為緊要。依照老臣之計,還需陛下親臨之,方可退敵耳。”
公孫霸道:“朕若去長安
,誰為將朕相守洛陽呢?”
歸海衛道:“輔國大將軍可以暫代陛下守也。”
公孫霸聞言喜道:“軍師不說,朕還忘記了他。”
於是便召公孫鴻上殿,交付其六萬兵馬,令其為將輔助皇甫照等大臣鎮守洛陽。自與歸海衛再率三萬軍,從洛陽望長安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