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雄道:“公孫氏之軍,多於我軍近半,其前部列陣有十營,每營皆有六七千人,如依次輪番上陣攻擊,十營軍馬皆可以得休整,往復迴圈。而我軍沒有十營,若如此相戰,恐我軍軍力衰竭。公孫霸後軍尚有數萬人未用,若等我軍疲憊之時,一齊攻擊,則我將敗矣。”

建夏道:“若深溝高壘拒戰,恐其遣軍繞道偷襲漢中。似此如之奈何?”

文雄道:“如殿下駐軍在此,彼必然不敢犯險繞道偷襲漢中,以免遭我襲其後也。”

建夏乃聽文雄之言,於定軍山深溝高壘,拒守不戰。

公孫霸連續攻打一日,次日再攻打時候,見漢中軍拒守不戰。任憑軍士挑釁鼓譟罵陣,建夏只是不出兵交戰。公孫霸無奈,與歸海衛道:“今漢中偽王堅守不戰,欲使朕師老兵疲。其軍屯於險要,兩邊山間恐又有伏兵,朕若全軍攻打,恐折損甚眾。朕欲令公孫臣所部騎兵,繞道突襲南鄭,軍師以為如何?”

歸海衛道:“不可也。如陛下令騎兵繞道,雖然能偷襲得漢中,但漢中軍尚有數萬之眾,駐紮南鄭、陽平關等處,如漢中偽王命令諸軍圍我偷襲之兵,陛下又被阻於此,不能前往相救,恐陷於包圍,有來無回。”

公孫霸聞言亦嘆道:“漢中之地,甚為險惡,用兵甚難。如此繞道偷襲,朕居然也不敢也。”

歸海衛奏道:“陛下可安心。我軍雖然被阻擋於此,然足以牽制漢中偽王主力,使其不能分兵。而雞頭關守軍薄弱,不日即將被我軍所攻下。待袁布

、公孫鴻二人領軍至定軍山時,兩面攻打,漢中偽王必然不能支援,那時即可一鼓而破漢中軍也。”

公孫霸聞言甚喜,嘉賞歸海衛道:“軍師之謀略,勝過皇甫丞相多矣。”於是傳令全軍,與漢中軍相持,可尋機攻打,攻打不成,就圍住進行牽制,不可讓定軍山漢中軍支援他處。

袁布與公孫鴻所部,又圍住雞頭關攻打數日,秦統奮力拒戰,一萬餘人折損近半,漸漸不支,關上軍械弓箭等物,已經快用盡。秦統見不能守,於是準備棄守雞頭關,突圍奔漢中。當夜,趁袁布軍攻打停息之時,率關上八千餘眾,衝下關來,衝破公孫鴻軍陣,奪路向漢中而逃。袁布軍見之,便一擁而上奪了雞頭關,隨即與公孫鴻領騎兵萬人追擊之。

秦統八千餘疲憊之眾,片刻之間便就要被公孫鴻騎兵追上,秦統見逃無可逃,隨即令八千人望山上而走,公孫鴻即令騎兵斷其歸路,袁布後又遣部眾萬餘人將山邊路口圍住,準備一舉殲滅秦統所部。

袁布、公孫鴻圍了一夜,次日天明,見八千人仍然在山上未有逃出,即準備發動攻擊。秦統見燕軍數萬之眾,將山圍得跟鐵桶相似,山上又無險阻可守,且糧草已無,山上又無水源,料定必將全軍覆沒於此。於是令部眾聚集石塊于山上,待燕軍攻進,便以滾石擊退。

袁布命軍攻打了幾番,皆被滾石擊退。公孫鴻對袁布說:“此山無水源,乃絕路也。將軍不可攻擊,只需圍兩三日,彼軍皆渴死山上矣。”於是袁布令不要攻擊,以二萬軍屯守雞頭關,自領二萬軍圍住山,公孫鴻率其部兩萬人前往定軍山助戰。

袁布二萬軍圍山,時值五月天氣,日頭甚烈,眾軍圍了半日,至日中時分,甚為倦怠,天氣又熱,於是皆脫去衣甲,于山下陰涼處躺臥,袁布見此,也不以為意。探哨之人,因為天氣炎熱,奔走汗流浹背,遂也不用心。見四處並無敵軍情形,正午炎熱,於是吃了乾糧,便揀陰涼處歇息一陣。

哨探正歇息未醒,忽然聞得鐵蹄之聲,遂起身睜眼看時,見東邊一彪數千快騎勁旅正風馳電掣般馳來,哨探大驚,欲要上馬飛奔報信,已經不及,即被來兵追上擒拿。

這彪騎兵共五千餘人,皆精良戰騎,為首領軍者,為一使用長槍勇武之將,正是西城侯麾下護衛將軍獨孤虎也。獨孤虎領五千鐵騎,命令速速進軍,須臾之間,便至山前袁布軍前,袁布未得哨探軍報,忽見軍至,方不知是敵是友,急忙命人前去詢問,又令部下軍士,列陣警戒。孤獨虎已經率軍殺到,長槍一揮,五千騎兵一齊衝擊燕軍,袁布所部雖有二萬人,然皆末能準備,列陣不及,即被殺散。五千餘眾精騎,皆以一當五

,又長槍健馬,十分勇猛,將袁布軍殺得落花流水。秦統在山上看見,隨即領八千人一齊衝下山來,一齊攻擊袁布軍。袁布急忙領軍撤退至雞頭關,損失五千餘人,正欲整軍再戰。天色已晚,不知來軍底細。遂只好收軍休整,待來日再戰。至夜半時分,忽然雞頭關東邊,火光大作,連綿數里,又一將領軍而來,正不知多少軍馬。袁布著慌,隨即傳令據住雞頭關堅守,不敢迎敵。獨孤虎與秦統已經殺敗袁布,遂合軍一處,紮營安歇。至夜半時分,東邊萬人軍馬已經趕至,便都合兵一處,秦統認得獨孤虎,對孤獨虎致謝相救之恩,並不認得後來將領,獨孤虎介紹道:“此上庸將軍洪超也,與吾奉潛龍軍師軍令,特來馳援漢主公。”秦統遂拜謝洪超此番相救。

秦統道:“今雞頭關已經失去,燕軍數萬,又前至定軍山,我等亦迅速前往馳援主公。”

獨孤虎道:“然也。吾奉潛龍軍師將令,率軍馳援漢中,軍師言,如雞頭關不守,敵軍將西進,主公必將危。今戰事甚急,請秦將軍為先導,我等率軍速至定軍山,以相援主公。”

於是三人撇了雞頭關袁布軍,率兩萬餘人馬於次日黎明出發,速往定軍山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