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被圍,守將朱玉告急於長安。此時公孫霸尚駐軍西河,正準備圍攻晉陽。皇甫照代為處置長安朝政,接得朱玉急報,不敢自己做主,遂發書公孫霸。

公孫霸接到書信,乃與歸海衛商議道:“孤正圍晉陽,不久即下。而漢中偽王趁機北犯宛城,軍師以為如何?”

歸海衛道:“幷州連結漢中偽王,漢中偽王此時北犯者,乃為解晉陽之圍也。主公在宛城駐有重兵六萬人,且朱玉深得守城之法,有此人在,只漢中偽王荊州所部,宛城非數月不能克也。而晉陽一月便能為主公所下。主公可令朱玉堅守,先取下晉陽,奪取幷州,漢中偽王必然懼怕撤退。”

公孫霸道:“孤意也如此。漢中偽王今只有水師之利,而陸上軍馬遠非孤之對手。其乘機進犯,無非為幷州造勢聲援。豈真敢於此時北犯中原耶?”於是傳令朱玉堅守勿戰一月。一月之後,荊州軍將退,如不退,孤將親率大軍,前來殲滅。

朱玉接到公孫霸軍令,向眾將出示公孫霸之書,決意堅守宛城。寇遁輕敵冒進,致使損失萬餘兵馬。乃自縛請罪,朱玉道:“你不聽吾之號令,致有此敗。今有何話說?”

寇遁伏地叩首道:“末將有軍令狀在前,自知無可話說。願上將軍將末將降職為軍中敢死士,末將非貪生怕死之輩,願死於疆場贖罪也。”

朱玉道:“軍法若不施行,何以警示眾人?”欲要將寇遁推出正法。郭奮、公孫臣乃跪地請道:“寇將軍雖然有罪,然而為燕王愛將。今兩軍對戰之計,不宜斬自身大將。請上將軍赦免其死罪,降職為卒為軍前效力,以戴罪立功。”

朱玉聽罷,乃對寇遁道:“看二位將軍之面。今且赦免你違反軍法之死罪!然活罪難逃,且杖八十軍杖,削其軍職,就依你之言,降為軍中敢死士,戴罪立功。”

寇遁伏地叩首謝罪,領罪而去。於是朱玉下令,堅守勿戰,有違此軍令者,將斬之。

章武列陣宛城南郊,見朱玉防守甚得其法。雖然折損萬餘人馬,城中尚有近五萬之眾,不可輕易攻城。章武遂令軍馬駐紮,圍其南面而不攻。將軍情報與領英,領英聞報,遂命章武駐兵宛城南郊與朱玉相持,觀其形式再做進退。

公孫霸出師兩月之間,各路大軍皆有進展。公孫霸已經攻取上郡、河西郡,進至平陶,向晉陽推進。上郡管旅、西河王騰皆率部東走太原郡,以保晉陽。【*¥愛奇文學…*更好更新更快】

幽州姬超部,已經攻克雁門,兵至長城,雁門守將管營率敗兵西走定襄郡。姬超、張霸佔據雁門,便率軍南下,欲與公孫虎會師。公孫虎部四萬之眾,已經距離晉陽百餘里。

而上黨守將桑貞所部,為袁矯、袁布二人五萬餘人馬攻擊,不

能抵擋。遂棄上黨北走。公孫霸遣花羽率萬騎從北堵截,桑貞不能北進,陷於包圍之中。

縱橫方率部眾二萬人屯駐於大陵隘口要道之處,阻擋公孫霸大軍前進。見上黨事急,急忙遣其妻趙如霜率二千騎兵前往上黨郡,接應前番所遣習甲五千騎兵共同相助桑貞突圍。桑貞所部,被圍於上黨襄桓。趙如霜率部連夜趕至,趁夜色突破花羽北面防線,進入襄桓城,乃請桑貞突圍。桑貞部下尚有一萬餘眾,然軍心渙散、皆無鬥志,加上縱橫前番所遣五千人,趙如霜二千人,尚有兩萬之眾。趙如霜道:“今吾西河騎兵在前,將軍領上黨軍在後,可衝破敵軍北面之圍,退保晉陽,尚可以轉危為安也。”

桑貞意乃決,傳令三軍飽食,於黎明之前棄襄桓突圍北走。趙如霜與縱橫部將領七千騎在前,花羽所部見桑貞突圍,遂指揮萬騎相迎戰,花羽所部,甚為精良,西河七千餘騎與其相戰,久不能衝出。殺至天明,各自折損千餘騎,趙如霜心中焦躁,遂揮舞雙刀,帶左右百餘騎只奔軍中大將之處,所向無敵,花羽見一女將前來,遂上馬舞動雙槍來迎戰,欲擒下趙如霜。二人戰有十餘合,趙如霜雖然為女子,然而武藝高強,雙刀靈活迅捷,快如閃電,花羽有輕敵之意,遂被趙如霜用刀削去頭盔上紅纓,花羽心驚,不敢再戰趙如霜。趙如霜遂指揮部下,殺散中軍護衛,斬其帥旗。花羽軍遂亂,西河騎兵五千餘人衝出圍中。

趙如霜回顧陣中,桑貞萬餘步騎,正隨後而來。花羽部眾又紛紛堵截,趙如霜正欲再回軍相救之時,忽然南面軍馬數萬殺到,正是袁矯、袁布兩軍,察覺桑貞夜半棄城,隨即領軍佔了襄桓,又揮師追殺而來。

習甲對趙如霜說道:“今事已急,我等可速撤,尚能全軍。如再返回相救,必然全軍覆沒也。”

趙如霜見敵軍勢大,好不容易衝出重圍,如再折回殺入,必將被殲滅。無奈之下,遂與習甲領五千餘騎速速北撤。花羽正在堵截廝殺,追之不及。桑貞部萬餘人,接連戰敗,士氣低昂,今見如此之勢,都不願相戰。不等桑貞命令,紛紛陣前棄械投降。

桑貞見如此,遂謂左右道:“今若死戰,必全軍覆沒。也罷,容軍士活命。”於是下令,不願意戰者,皆可投降。桑貞左右部將皆欲投降,乃問桑貞道:“吾等投降,將軍將何所安歸呢?”

桑貞手執佩劍道:“吾守上黨,今喪師失地,陷於絕境。唯有一死謝罪耳。你等連日苦戰,已經盡責,今勢已窮,欲投降,吾不阻攔。”

諸將皆不忍,於是奪其佩劍,將桑貞架住,強行讓其一同投降。道:“非吾等陷將軍不義也。螻蟻尚且求生,今勢不得已,非戰

之罪也。願將軍愛惜性命,暫時降之,以作後圖。”桑貞無奈,被迫接受。於是其部將便以桑貞名義,向袁矯軍投降。於是幷州上黨郡陷落,損失兵力三萬餘眾,大多為公孫霸軍所俘虜。

袁矯乃收納其眾,將桑貞以及其部將置於軍中,待交公孫霸安排處置。遂與袁布、花羽等佔領了上黨郡各地,又依照公孫霸命令,整頓軍馬,率軍北上,進圍太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