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九十一章 忠良安肯事權臣(上)
章節報錯
順安20年冬臘月,公孫霸令數萬大軍攻打潼關。
潼關守將許昭率兵在關上抵抗。朝廷又徵召得徐圖,第五均令徐圖前往潼關相助,以防備公孫霸軍中法術。
領英即到潼關,來見許昭,備言防備法術之事。許昭令其檢視軍營守備狀況。領英登關看之,見公孫霸軍中,隱隱甚有煞氣。不數日,又見當時天色,朔風凜冽,陰雲四布,領英心中甚驚。又以奇門排卦推演之,得知寒冬臘月,陰氣將聚集。即對許昭道:“今陰雲聚合,便於使用法術。在下預料,三五日之間,敵軍必來攻城,恐其將使用法術相助,太尉可為之提前準備。”
於是許昭下令,將前番運至潼關極陽藥劑,皆以水調和,準備於關上。令軍士隨身攜帶藥劑,如見木鳶到城上之時,服用藥劑以抵禦其煞氣,眾軍皆一一準備。
馬翁已經推算得知,陰氣將在數日之間凝聚達到極致,正可使用木鳶攻關。於是報知公孫豹,公孫豹、方龍等五萬大軍,即在潼關下列開陣勢,準備攻城。正列陣完畢,只見北風凜冽、飛沙走石,天色昏暗,暗雲低垂,將到正午時分,天色愈加晦暗,陰雲集於關上,霧氣又起,籠罩關前,莫能分辨物體。馬翁道:“時辰已至矣!”公孫豹即麾軍攻城,軍中萬箭齊發,軍馬依次而進。馬翁隨即在軍中發射兩千木鳶到關上陰雲之中,又欲作法成兵,領英在關上見之,遂對許昭道:“其木鳶已發,即將幻化成軍也。煞氣甚重,太尉可急令防禦之。”
許昭等關上守軍,拒戰間忽然隱約發現關下軍中有一團密密麻麻之物發至關上,皆隱藏不見,不知何物。許昭得領英提醒,遂急命軍士服用辟邪藥劑,又將數十盆至陽藥劑之水,皆潑灑在關上四周。
少時,果然見關上陰雲之中,有被甲持兵之軍士,紛紛降落關前,集結成團,奮力砍殺。許昭眾軍,見之驚駭不已。刀箭砍之,皆不能傷,又見其陰煞之氣甚寒,不能向前,遂都退而圍之。
領英見之,亦為驚駭。心中暗自道:“不想當今還有人會此等鬼神莫測之術。”遂對許昭道:“我軍已經服用至陽藥劑,不懼其煞氣也。其幻化之兵,非真人也,刀箭不能傷,陰氣極重,藥劑未能一時鎮壓顯形。其本相為木鳶也,太尉可以火油燒之!”
許昭亦生平未見此等陣勢,遂依照領英之言,下令軍士不可攻擊,急搬來軍中火油等物,投其陣前,一齊以火箭點燃燒之。
眾軍雖然感覺陰寒之氣逼人,滲於骨中,然而因為服用了辟邪藥劑,皆不感到頭昏目眩,亦不噁心嘔吐,仍能列陣相戰。其兩千木鳶軍士,為城上至陽藥物陽氣所衝,雖然能幻化,威力卻大減,又被火油等物所燃燒,不多時皆紛紛燒成原象,皆木鳶也。許昭再令燒之,不一刻,即將兩千木鳶幻化之兵,全部燒成木鳶本象,木鳶遇火而燃,須臾便化為灰燼。
馬翁正在軍中做法,公孫豹等數萬軍士,已經攻至關前,只等關上守軍混亂,便一齊攻關。然而見木鳶已經幻化軍士降落關上,關上之軍卻未曾混亂。少時,又見關上火起,公孫豹正疑惑之間,不知何故。馬翁見作法不靈,又見城上火起,遂大驚道:“有人破吾法矣!”即立即收了法術,急告公孫豹道:“彼方軍中有人識破吾法術,今不能攻城矣!速請將軍撤軍!”
公孫豹聞知,亦驚,即下令攻關之軍,全都後撤。
許昭見其法術已破,遂命令關上數千弓弩手,見敵軍已近關前,一齊放箭射之。公孫豹急令後撤之時,已經不及,數千軍士被射死關前。公孫豹即令大軍後撤駐紮,以防許昭開關趁勢追擊。
許昭見射退公孫豹大軍,其軍遂敗退,問領英道:“可以開關追擊否?”領英道:“其軍雖敗退,然而只損失皮毛,且在下聞知公孫霸大軍正駐軍陝縣。太尉開關追擊,雖然能有所斬獲,只恐其大軍齊來,我軍若回關不及,將置於危險境地。今既然破其法術,太尉可守關為上。”
許昭道:“先生之言,正與吾相同耳。”於是下令勿要追擊,緊守關隘。
公孫豹折了數千軍,退軍五里駐紮。對馬翁說道:“國師如何今番法術又失靈?致吾損兵折將?”
馬翁道:“吾法術並無失靈。定是彼方軍中,有人識破吾法術,遂以法破之,所以至此。”
公孫豹聞言,才不再計較。遂與馬翁將此番情況告知公孫霸,公孫霸便問皇甫照可否再進軍?皇甫照道:“今隆冬之時,天寒地凍,用兵甚難。既然國師法術已失效,吾料潼關守備甚嚴,非一時可攻下。不如罷兵,待明年春暖之時,再行進軍。”
公孫霸從其言,遂下令收軍,命公孫豹、方龍領軍駐守芮城,自率大軍班師回洛陽。以待來年之進取。馬翁前來請罪,公孫霸赦之。
領英破馬翁之法,許昭遂退進犯潼關之軍,報知朝廷。第五均聞奏大喜,見領英如此奇異才能,心中甚驚。於是又加領英為羽林中郎將,令其留駐京師,以相助朝廷。
領英不得已,只得奉命受之。在朝十餘日,見末帝雖為天子,實無權力。朝政皆為第五均所掌握操控。第五均雖以仁義收買籠絡人心,然其權臣之行,欲將代漢自立之心,雖然未顯露,然警覺之人,皆能察之。第五均雖然厚待自己,只不過欲想收己為其效力也。領英不願在朝為第五均效力,於是尋思準備如何脫身長安之計。
年關將近,領英遂上奏第五均,欲要回家省親。第五均心忌之,不許,說當今潼關軍情緊急,如公孫霸再來,還需先生相助,先生既然身受國恩,便當以國恩為重等託詞拒絕。
領英無奈,遂又在朝中過了一月,年關已過,領英忽然想得脫身之計,準備脫離長安迴歸西城侯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