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策馬接招,以矛杆格擋,穩穩駕住,公孫虎此刀凌厲至極,力道甚大,見王騰格駕甚不吃力,心下暗暗稱奇。隨即又揮動大刀,運足力氣,再度砍來。

王騰見刀到眼前,即策馬側身躲過,動作迅捷,公孫虎刀尚未收回,王騰又已經轉身勒馬待之。

公孫虎隨即再凝神聚力,大刀在腰間環繞數番,呼呼風響,然後借勢單手砍之,此乃其殺手鐧,攻擊殺傷範圍極大,不可謂不威猛。

王騰見之,遂提馬一躍,即跳出大刀擊殺範圍之外,公孫虎再次擊空。

公孫虎見能躲過其三招凌厲攻勢,不禁也不敢小覷。於是勒馬凝神,又再戰之,欲以消耗戰勝出。

王騰即舞動長矛迎戰,二人在場中,往來馳驟,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眾人皆看的目瞪口呆。

五十餘合之後,公孫虎耐力漸弱,大刀沉重,遂只能轉攻為守,而王騰手中鐵矛翻轉,上下紛飛,此時戰公孫虎已經遊刃有餘。

又三十餘合,公孫虎抵擋不住,只得拔馬跳出圈外,雖然心實不甘,然而落敗已經是事實,只好棄刀認輸。氣呼呼地下場。

公孫彪見之,隨即馳馬出陣:“且待吾來會一會!”即不答話,手起戟橫,只取王騰。

王騰依然氣定神閒,緩緩招架。兩人又戰五十餘合,仍不分勝負。

公孫彪速來性情急躁,少有長時間相戰。見五十合仍不能勝之,怒從心頭起,大喝一聲,戟如飛蝗,氣勢威猛,不亞於公孫虎前三招之凌厲。王騰見公孫彪發威,便拔馬避讓,以躲避為主,連番皆躲過。公孫彪雖然長戟咄咄逼人,卻也近不得王騰之身。

公孫彪持其勇力,連番發起十餘次攻擊,皆沒擊中,氣力已經消耗不少。王騰見之,遂舞動鐵矛攻擊之,一杆長矛在馬上運轉得密不透風,公孫彪急忙左右躲避,只見眼花繚亂,不辨人馬。方退的數步,正欲回戟攻之,忽然聽得王騰大喝一聲,已經從馬上飛躍而起,一矛掃來,公孫彪急忙以戟欄架,急忙中力道末全,手中長戟已經被矛掃向半空。轉眼看時,王騰已經復躍上馬,安然坐定。

公孫彪兵器已經落地,沒奈何,亦只得認輸退場。

帥臺上公孫霸見王騰連敗遼東三甲中兩人,不禁大驚。正不知如何是好,公孫豹隨即持矛出馬場中道:“將軍之勇,果然令人見之驚駭。將軍使矛,吾也使矛,不知將軍敢與吾一決高下乎?如將軍贏了某手中長矛,某之軍職,就讓與將軍!”

公孫霸見之,遂命:“二位將軍,可全力比試,展現勇武,皆有重用。”於是令且休息半個時辰,換馬再戰。

原來公孫霸見王騰勇武,幽州罕見,見其又是無名裨將,所以想拉攏其為己效力。

遼東軍中三甲中,公孫豹雖然排在最末。然而其戰鬥力強勁,耐力又極強,曾一日間馳騁千里,下馬後仍然氣定神閒,非一般勇將可比也。其人年紀不到三十,與王騰年紀相仿,二人真是勁敵也。

半個時辰之後,兩人上場。各執兵器在手,先打過招呼,即開始過招。公孫霸令人重重擂鼓,以助其勢。

校場中兩馬賓士,雙矛飛舞。正如許諸戰馬超,又同孟起戰張飛。兩人在馬上,相戰一百餘合,不分勝負,不分強弱。眾人看的精彩,歡呼不斷,公孫霸亦在心中暗暗喝彩。

又戰五十餘合,公孫豹坐下馬已經乏力,遂虛幻一矛,跳出圈外,對王騰大叫到:“坐騎乏力,且換馬再廝殺。你敢嗎?”

公孫霸急忙命給二人換馬。兩人歇息片刻,即又停矛上馬,繼續廝殺。

又戰一百餘合,天色已近黃昏。二人任然末分出高下。公孫豹奮起神威,在馬上轉身橫矛,只取王騰心窩。王騰見來勢兇猛,遂在馬上急側身閃過,以矛點地而馳,然而公孫豹此招使出,需要藉助馬力,馬承受不住,撲倒在地。公孫豹翻身落馬。仍然翻身站起,手持長矛,意欲步戰。

按照比武規定,落馬者即可以敗論。但王騰見其雖然落馬,仍未服輸。於是隨即也躍下馬來,兩人手持長矛步戰。公孫豹戰至此時,招法已經全然沒有了路數,只憑其勇力,沒頭沒臉地殺來。王騰見其攻勢甚為兇猛,先退避防禦之,以消耗其力,兩人又步戰五十餘合,公孫豹戰力消耗大半,威力立減。王騰雖然也久戰體力耗費大半,然招法仍在。見公孫豹破綻多出,遂一矛擊其左肩,公孫豹急忙來格架,王騰趁機翻轉鐵矛,用力上挑,公孫豹尚未反應,手中長矛,已經飛上半空。方看得長矛落地,王騰手中矛尖,已經加於自己頸項之上。

後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