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彪武力,高出朱玉方龍一些。其平生之戰,只是在幽州時候與王縱橫比試負過。王縱橫之勇天下罕見,公孫彪心中不信中原還會有能比肩王縱橫者。

公孫彪方天畫戟在馬上運轉之時,呼呼風響,令人望而生畏。戟借馬力,十分兇猛。章武見來,即握手中銀槍,手中運力,策馬來迎,戟槍相交,錚然有聲,迸出火花。公孫彪只覺得手上微微發麻,心下暗自吃了一驚。章武架住了公孫彪的方天畫戟,直覺勁道沉猛,比起遼東六勇等人,自是大大不同。章武心中亦暗自驚訝。初招試探過公孫彪勁道後,已經知其實力,與己相差並不大。

公孫彪見章武穩穩架住了自己第一招,便不敢小覷,於是手中運力,緊握大戟,借第一回合攻勢餘勁,又一戟橫掃過來。

章武隨即拔馬跳出戟所能掃至範圍,此招凌厲至極,若被掃中,不死也重傷。章武見之亦感震怖,遂用心使槍,防禦為主,不與公孫彪硬碰。

兩人戰了十餘合,不分勝負。十餘合後,章武見公孫彪戟法不似先前兇猛,於是沉著應戰,又戰十餘合,公孫霸略有喘氣,手中戟威力愈減。章武則氣定神閒,槍法穩健,已經佔有上風。

公孫彪二十回合不能勝章武,心中焦躁,大喝一聲,再展神威,手中戟如流星趕月般掃來。章武連連以槍隔架之,兵戈之聲不斷,火星四迸。

公孫彪再次發威,又大戰五六合,仍然戰不倒章武,此時公孫彪已經消耗氣力大半,而看章武,仍然精神抖擻,不禁心中轉涼。料到再戰下去,必敗無疑,遂虛作攻勢,待章武來迎之時,戟忽然又收回,拍馬跳出圈外,敗歸本陣。

公孫彪見不能勝章武,敗歸陣中,放不下臉面,見章武軍少,遂麾軍掩殺,章武列陣相待,兩軍相接,互相殺了一陣,天色已晚,遂都各自收兵回營。

公孫霸率領幽州五萬精兵,一日半時間即從中山進軍到真定,大軍所到之處,冀州軍民皆望風而逃。到達真定,正是日中時分,公孫霸趁軍中士氣正旺,於是麾軍攻城。

冀州牧王扶在真定有兩萬餘守軍,急忙命令抵擋攻勢。幽州兵圍攻甚急,又有大型攻城器械,王扶忙問豫州援軍可到何處了?探報答道還尚有半日才到真定。王扶心中著急,忙上城看時,只見公孫霸人馬,鋪天蓋地,如海上潮水般反覆湧來,且五萬大軍圍城三面,攻勢正猛。王扶兩馬人馬,皆是弱旅,如此攻勢,盡力抵擋,相戰一個時辰,已經摺損數千。公孫霸又用數百架發石車向城上投石,城上守軍被打的難以露頭。王扶見形勢危急,援兵不至,決定棄真定,遂率領部眾兩萬人,撤至鉅鹿。會合鉅鹿郡守兵,共有三萬人,豫州牧劉維所派遣東郡兵一萬人,亦前來到鉅鹿。分佈紮營,再守鉅鹿。

公孫霸僅用了二日時間,便奪去了冀州常山真定。於是在真定城中置酒慶功,對諸將道:“吾今雖然得了常山,但是王扶退守鉅鹿,尚有重兵防守。鉅鹿不比真定,需要細作準備方可攻之。今權且據常山,以震懾四方,待青州戰事定,合兵一處,即可攻下鉅鹿。鉅鹿若下,則冀州、山東之地皆為我有也。”諸將皆稱賀道:“主公神武,中原諸州將無不克之!”大笑飲酒,半夜方散。

公孫彪軍與青州兵對峙了數日,章武盡心防守,不能攻下濟北郡。又不能分兵他處,畏懼章武追擊,遂一時相持不下。

公孫霸在鄴城,又攻取了附近幾個縣邑。見青州戰事沒有進展,尋思兵力不夠,欲再增兵前去相助公孫彪。忽然幽州飛騎來報,說遼東扶餘國反,連線高句麗等,侵犯遼東,帶方郡太守公孫武,抵擋不住,急請公孫霸派兵來援。

公孫霸聞報,大怒罵道:“此等貉子,欺吾太甚!趁吾南下,居然敢侵略吾故地,吾必滅之!”

原來公孫霸自領幽州後,便以其宗族公孫武為代方郡太守,鎮守遼東。然而遼東素來是東胡諸族混居之地,除高句麗之外,尚有扶余、沃且、肅慎、獩貘、烏桓等諸國,公孫霸在遼東之時候,武力強橫,諸夷皆畏懼。後公孫霸到幽州,遼東兵力抽調,諸夷見之,皆不願受制於人,又聞得公孫霸南下欲奪取中原。於是扶餘國接連高句麗,以兵二萬人攻擊遼東諸郡,扶余萬人精騎,彪悍勇猛,連敗公孫武數陣,佔據遼東數郡。公孫武不敵,引萬餘敗兵駐守代方郡,發書告急。

公孫霸在真定召集諸將商議,說道:“遼東乃吾根本,斷不可失。今東夷寇亂,帶方郡危急。而吾領大軍至此,一時不能回援。諸公意下如何處置?”

公孫豹即上前說道:“末將願提一萬精騎,前往平賊!勢必盡掃蕩之!”

公孫霸搖頭道:“你乃我軍中勇武絕倫大將,隨吾征戰,需在左右。不可派你去。”

諸將聞說公孫武都難以抵抗扶余軍,而現在軍中諸將,多有不及公孫武,於是都默然不語。

公孫霸幽州長史皇甫照上前奏道:“臣舉薦一人,必能替主公掃清東夷,安定遼東。”

公孫霸驚而問道:“不知皇甫長史所薦何人?”

皇甫照道:“此人勇武,蓋世無雙也。而今正為主公所囚禁。”

公孫霸聞言眼前一亮,大喜道:“長史不說,吾還忘記了,此人武勇倒是沒得話說。”然而又皺眉道:“王騰這廝,不與吾一心,吾正要治罪。焉能用其平亂遼東呢?”

皇甫照道:“主公不必擔憂。以在下觀之,王騰雖然違逆主公,然而此番平亂遼東,其必不會有違也。”

公孫霸道:“果真如長史所言,吾即令其戴罪立功。”於是令飛騎傳其命令:奮威將軍王騰,前番忤逆吾意,以致身陷桎梏。今吾念其武勇之才,可戴罪立功,著其統領幽州軍一萬人,前往遼東,平定扶余諸夷之亂,功成則前罪可恕。唯將軍勉之,無負吾望。

飛騎一日之間即到達幽州薊城,請示守將公孫虎,於是放出王縱橫,宣公孫霸之命。縱橫聽罷,接命道:“末將忤逆主公,戴罪之身,無可解釋。既然東夷作亂,主公有命。末將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也!”於是接了公孫霸命令,領幽州一萬軍馬,速速馳援遼東,平定扶余之亂去了。

公孫虎見縱橫此番慨然應諾,大為不解,對使者道:“此人是不是回心轉意了?今番如何這般聽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