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三十八章 濟北城下鏖戰急(中)
章節報錯
青州濟北城下,激戰正酣。
數萬大軍混戰,只殺得飛沙走石,愁雲慘淡。章武引三千鐵騎,在陣中左砍右殺,往來衝突,其勢甚猛,幽州軍不能近前,只在外圍列陣圍困數重。而豫州劉達一萬兵,被幽州軍殺得大敗,又自相踐踏,傷亡過半。劉達率領餘眾,奮力衝殺,欲與章武軍會合,然而毛達、崔氏兄弟引軍再麾軍圍之,劉達幾番衝突不出,只得斂軍防禦拒守,幽州軍四面攻之,其勢甚為危急。
冀州援軍正與方龍軍相戰,張拓與方龍在馬上交手,十餘合即敗,方龍遂引軍衝殺,張拓指揮軍士,奮力擋之。
城邊戴耀一萬軍,正與城中八千軍步軍混戰,雙方正殺得難解難分。
城下鏖戰正急,幽州軍兵力佔據上風,戰至半個時辰,青州軍已經漸漸不支,呈現敗象。朱玉在中軍,見青州軍即將敗,自己勝算在握,於是號旗傳動,令重重擂鼓,眾將皆要奮勇向前,全力衝殺,務必一舉殲滅青州軍。
章武見勢危急,自己所領三千騎兵,被圍困數重,已折百餘騎。又見朱玉在中軍指揮進攻,遂對左右道:“隨吾直衝中軍,斬其渠首!”於是在馬上運轉銀槍,帶領部騎直衝幽州軍,槍尖到處,幽州軍不死既傷,血浸槍纓,數千騎兵在馬上槍刺刀砍,幽州軍擋者皆被殺傷,於是紛紛退避,章武竟然又衝破重圍,直向中軍帥臺而來。
朱玉見之,急忙揮動令旗,令軍合圍堵截。章武奮威耀武,部騎皆奮力死戰,前來堵截之軍,還沒列好隊形,即被章武衝踏過去,此時離中軍大帳,只數十步遠。朱玉見之,遂立即下帥臺,上馬綽兵器在手,方回頭看時,章武已經衝到跟前,銀槍只取其喉,朱玉急忙在馬上仰身躲過,不及迎戰,慌亂之中,手中刀即被章武挑落。朱玉大驚,不顧其他,拍馬而逃,馳入中軍之中。章武遂殺散中軍大帳軍士,斬其中軍大旗。又帶領部眾,再奮力殺出,奔劉達軍而來。
幽州軍正在混戰中,突然不見中軍訊號,毛達、崔峰崔嶽見中軍大旗被斬落,還以為朱玉已經被章武斬殺,心下吃驚,幽州軍群龍失首,一時間陷入混亂。青州諸軍,見敵營帥旗被斬落,皆紛紛受鼓舞,拼死力戰之,盡然又轉危為安,形勢有所緩解。
章武所到之處,幽州軍皆不能抵擋,於是衝到毛達軍前,毛達見之,心中膽怯,不敢應戰。章武遂再衝入崔氏兄弟軍中,崔氏兄弟亦不敢上前硬接之,於是兩千餘騎兵,得與劉達軍會合。章武在馬上對劉達喊道:“吾在前開路,將軍可隨吾殺出!”於是又翻身殺出,騎兵在前,劉達五千餘眾在後,緩緩從陣中殺出。
朱玉失了中軍帥臺,自己逃在眾軍之間,一時間己方軍士混亂,於是命令又重新撐起中軍大旗,指揮眾軍,方將混亂控制住時,章武已經與劉達軍殺到城邊,衝入戴耀軍中。
戴耀軍正與八千青州軍相戰,忽然章武引騎兵衝來,後面劉達又有五千餘眾殺至,頓時被衝散陣形,戴耀軍大敗。等朱玉再次聚軍來圍之時,章武騎兵劉達五千餘兵與城中步軍已經會合,三軍合力,其勢大振,乘勝之勢,再度麾軍衝朱玉軍陣,勢如潮水,朱玉見勢猛,遂麾軍後退。這邊張拓軍見之,勇氣倍增,奮力衝殺,章武又麾軍靠近,方龍見之,恐腹背受敵,忙領軍撤出,靠向朱玉軍。於是章武軍又與張拓軍會合。
朱玉領軍後撤數里,濟北城圍攻暫得緩。章武與張拓、劉達相見,章武道:“此番劉將軍冒然輕出,實軍法大忌也。幸虧軍士用命,得以暫時退敵。今北軍雖然一時撤圍,然其實力並無多大損傷,而我軍經此一戰,折損甚多。還望二位將軍合軍駐紮於此,吾率兵守城,此掎角之勢。北兵若攻城,二位將軍擊其後,北軍若攻二位將軍,吾率兵從城中擊之,如此,北軍雖有數萬,也不能勝我也。”劉達慚愧,又感謝章武相救,於是計點軍士,與張拓合軍一處駐紮,張拓軍損失較少,二人尚有一萬四五千人。
章武折騎兵數百,步軍千餘人,引軍回城,嚴加防守。
朱玉退後紮營,集合眾軍,此番戰役,戴耀部損折最多,還剩七千餘人。三軍共折損八千餘人,與青州諸軍折損相當。朱玉與眾將商議道:“今番吾軍已經勝算在握,卻被青州小子突襲帥旗,致吾功虧一簣,深為可恨!”
方龍道:“此人勇武,又率領騎兵,衝突難以抵擋。如若破其騎兵,餘則不足慮也。”
朱玉道:“吾亦覺得此人騎兵特為棘手。吾軍中鐵騎,也難於其敵。如不破此人,濟北難下。如今諸侯援軍尚有一萬餘人駐守城郊,與城中形成掎角之勢,吾若攻之,其必為呼應,難以成功。而今之計,就是誘其騎兵出城,只要破其騎兵,彼軍中威力即大減,我軍可勝也。但不知如何才能破得?”
毛達道:“末將在遼東之時,曾學騎兵之法,有一法尚記得,只是不曾實際用之,不知於今能有用否?”
朱玉聞言大喜,問道:“毛將軍有何破騎兵之法?儘管說來,如破了騎兵,今番攻濟北就記毛將軍頭功!”
毛達說道:“破騎兵者,需要依靠地利形勢。如其在混戰陣中,難以抵擋,弓箭又用不得,怕傷己方。所以需要誘其到水澤淤泥之處,困其足蹄,難以行動,再用鉤鐮槍手擊之,斬其馬腿,則必破矣!”
朱玉道:“吾軍中先又無鉤鐮槍手,奈何?”
毛達道:“若一時急,可在長槍上安裝倒鉤鋒刃,也可代替鉤鐮槍使用。”
朱玉道:“毛將軍估測,破其騎兵,需要多少鉤鐮槍手?”
毛達道:“吾觀其騎兵不過三千人,鉤鐮槍手無需多,一千即可。”
朱玉道:“甚善。此番吾將親身作為誘餌,誘其騎兵城。吾見城外多有水澤之地,你等到時候引兵埋伏。待其進入圍中,將其驅至水澤中,毛將軍領鉤鐮槍軍即可破之。吾今就令軍匠改裝鉤鐮槍交付毛將軍。毛將軍可立即訓練之,待數日之後,聽吾安排隨用。”於是眾將皆去準備,毛達挑選了一千長槍兵,翌日又領了一千改裝鉤鐮槍,於是立即訓練鉤鐮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