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華夏領群英 第十章 揚州山河壯神州 豫章都督試佳婿(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察聞言甚為驚疑,遂起身對諸葛嶽謝道:“愚兄不才。雖觀吾弟非一般人物,不想卻是名將之子。愚兄在膠西,早聞揚州水軍都督之大名。不想今日得以攀此交情,不勝幸甚!一切尊從吾弟安排。”
諸葛嶽大笑,於是請劉察下船,隨行諸人皆有安排接待。諸葛嶽與劉察乘馬在前,諸葛小妹坐上馬車,有軍士護衛,一行人從江邊碼頭至豫章城中而來。
至城中諸葛將軍府,先安排了諸人,諸葛笑峰請劉察於府上歇息半日,說次日與其去拜見其父諸葛武。劉察安歇了,諸葛嶽遂騎馬馳往其父營中而去。
諸葛武駐守豫章,平日裡在江邊水師營裡操練水師。這日,操練尚畢,正在營中大帳裡暫歇息飲茶。諸葛嶽至營中求見,軍士報與諸葛武,諸葛武令其子進帳中,問道:“為父平日軍務繁多,無暇顧及家事。你此番去吳郡錢塘省親祭祖如何?你妹已經回家中了嗎?”
諸葛嶽道:“回稟父帥,祭祖掃墓已完畢,一路皆順利。兒在錢塘,偶遇一人,來自北方山東膠西國,其人英才俊偉,兒已經與其結為異姓兄弟,邀請其同行至豫章,特此稟過父親大人。”
諸葛武正舉杯欲飲,聞其子說話,停杯不飲,問道:“果如是乎?你且詳細說來。”
諸葛嶽遂將前事一一告知其父。又說小妹心慕劉察,欲許終生,劉察亦未有婚配。請次日將帶劉察見過其父,請其父主意決定此事。
諸葛武聽罷,呵呵大笑道:“我諸葛家族世居江東,地位尊崇,名鎮東南。你所娶之妻,乃當今淮南王之女也。吾早有言,吾女甚為聰敏賢淑,也當嫁王公諸侯之英俊,方可配也。你可將其明日帶來與為父相見,為父親自考驗之,果如如你說,人才難得,則不以家世出生相難。”
諸葛嶽領其父命。於是馳馬回水軍都督府中,告知於劉察。
劉察聞言大驚,一時不知如何應答。良久方對諸葛嶽道:“為兄苦衷,正一言難盡。承蒙小妹見愛,不勝惶恐。小妹青春妙齡,真是江南佳人。此事非愚兄不願,而是暫時不能也。”於是就將自己膠西王子身份,以及膠西國被齊王所並,自己因為避禍而離開故土,遊歷天下之事,一一告知諸葛嶽。言罷,心中憤恨感傷流涕曰:“為兄心中之恨,不可解矣。方今小人混亂朝綱,諸侯橫行不法,弱肉強食。愚兄身為漢室子孫,正欲遊歷天下,結交英雄,為匡扶漢室,解救時難為己任也。”
諸葛嶽聞言,亦大驚不已。遂向劉察下拜行禮道:“不知為兄乃漢朝宗室膠西王子也。請恕弟罪。為弟不才,願同王子同舟共濟,以胸中所學,共為解救時危盡力也!”
劉察正色道:“為兄在膠西國時候,已經聽聞揚州水師都督之威名。今幸得一睹都督風采。弟先不必告訴令尊為兄之身份,容明日見過都督,再作相商。”諸葛嶽應允,只是告訴其父,劉察明日相見,不說其身份之事。
次日正午,豫章城水師營中,揚州都督諸葛武,在軍中帥船上坐定,指揮安排操練。完畢,令其子帶劉察進賬。
劉察隨諸葛嶽進賬,見諸葛武,行軍中之禮。諸葛武觀劉察,果然人物英偉,行事舉止皆方正沉穩。於是問其學識,劉察皆依禮對答,有條不紊,中規矩而合情理。諸葛武心中暗自稱讚。再問劉察道:“公子文治甚佳。然而如天下將亂之時,需以武濟之。老夫統管揚州水師,雖然不才,然自感尚不愧對老夫諸葛武之名,尚能見祖宗矣。公子可為老夫一展示武略乎?”
劉察遂請諸葛武提問,諸葛武連問治軍十策,劉察皆能答之,其中甚合道理。諸葛武以手撫須,點頭稱讚。
諸葛武見劉察果然文韜武略具備。又再想難詰,於是又對劉察為難道:“公子乃北方人士,老夫聞北方尚武,人皆勇武。公子可為老夫稍微演示之,得以領略北方武士之武藝也。”言罷,端坐於賬中帥案之前,以目觀劉察,看其如何反應。
劉察先行禮為謝,對諸葛武道:“請容晚輩無禮,獻劣藝於帳前。”
於是走至帳前一侍衛軍士,曰:“可借壯士手中寶劍一用!”侍衛軍士即付劍與劉察。劉察執劍,一躍帳前,劍如游龍,舞動之時,呼呼生風,劍氣縱橫,燦如霜雪。一帳皆驚。
諸葛武只是想看下劉察笑話,以此言相遊戲而已。沒想到劉察不僅文韜武略,而且勇武不凡,在膠西國時候,學騎馬擊劍,武藝亦高強,曾不懼齊王,欲與齊王相比試。
諸葛武見之大驚,等劉察舞劍完畢,遂當眾對劉察道:“老夫有一女,仰慕公子英武,今老夫做主,願意將小女嫁與公子。不知公子可願意娶老夫之女,當我諸葛家之婿呢?“後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