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雅克圖戰役(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擒賊擒王、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調虎離山、聲東擊西、‘欲’擒故縱、釜底‘抽’薪、遠‘交’近攻、反客為主、關‘門’捉賊、趁火打劫、以逸待勞等等等一共三十六中計謀,這就著成了最著名的“三十六計”。
另外還有,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兜底陣、五虎群羊陣、六丁六甲陣、七星北斗陣、八分金鎖陣、九字連環陣、十面埋伏陣,總共十種的戰鬥陣法構成了著名的“十大陣法”。
以上的這些古老的知識雖然有那麼一點被後人戲劇化的嫌疑,但卻能深刻地顯示出人類的戰爭文明其實已經是源遠流長的了。
而在“雅克圖戰役”裡,雙方運用得最多的軍事知識就是“陣法”。
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在一個沒有大小、高低、方向的龐大空間裡,人類即使擁有裝備齊全的戰艦,但與整個宇宙相比,人類還是擺脫不了弱小的事實……既然弱小,那就只能積小成大了,古老的陣法戰術就這樣從墓地裡爬了出來,[黑月軍]和[法魯西‘蒙’]的戰艦一直處於集結狀態,一艘艘戰艦一個接一個,拼成一個個不同形狀的陣型,增加了攻擊力,同時也增加了防禦力。
之前已經說了,歐格納有質量上的優勢,而皮霍斯老將軍則有數量上的優勢,既然雙方都有優勢,那就只能比試雙方指揮官的智慧了。
其實,歐格納和皮霍斯老將軍都很明白,能否把對方的整體隊形打跨就是整場戰鬥的關鍵。在一盤散沙的狀況下,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那都是沒有意義的。
歐格納知道自己有質量的優勢,所以他這次決定要佔據先機,主動發起猛攻,八萬艘人形戰艦結成圓錐攻擊陣,不斷向前突進。
但是,皮霍斯老將軍是一個身經百戰的戰士,他自然不會讓歐格納輕易得手。知道自己有數量上的優勢,皮霍斯老將軍就將他那二十萬戰艦分為左右兩支艦隊,一支負責防禦,另一支則負責攻擊。
歐格納想攻擊右翼時,皮霍斯老將軍的左翼艦隊就突然從側位向他發動襲擊,他想攻擊左翼時,右翼艦隊卻又相同地從他的側位向他發動攻擊……。
已經失去數量優勢的歐格納自然不可能再把自己的部隊分成兩份,這麼做的話數量上的缺陷只會越來越大而已,無奈之下,歐格納只能一時命令艦隊結成攻擊陣,一時又把艦隊變成防禦陣,就這樣跟皮霍斯老將軍耗下去。
……
時間過去三天了,也即是星曆3516年3月6日,戰局開始明朗,歐格納是最後的勝利者。
為什麼歐格納會是最後的勝利者呢?
這與[黑月軍]使用的戰艦是人形戰艦有很大的關係,作為諸多戰艦中的佼佼者的人形戰艦,除了它的戰鬥力強悍外,它還是一種幾乎接近全自動的宇宙船,戰艦的AI幾乎已經代替了必須的機組人員的工作,即使艦長暫時不在,只要作為總指揮的歐格納在,整支艦隊還是可以正常運轉的。
相反的,[法魯西‘蒙’]主家並沒有人形戰艦,皮霍斯老將軍旗下的戰艦雖然都是裝備一流的宇宙戰艦,但畢竟不及人形戰艦厲害。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也是過去經常說的一點,宇宙戰艦是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啟動的。然而,人類的力量是有限度的,在強大的人也會有疲憊的時候,而疲憊時候的人類就是他最脆弱的時候了。
一連三天不停頓地戰鬥,[法魯西‘蒙’]的軍隊已經陷入了疲憊狀態,而[黑月軍]則因人形戰艦的關係而可以獲得不少的喘氣機會,整體的實力沒有減退。
也正是如此,在[法魯西‘蒙’]最脆弱的時候,[黑月軍]一口氣衝入到他們艦隊的陣型內,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一個後,轉身消滅另一個……。
“歐格納……他是個天才,我最後的對手會是他,那是我的福氣。”這是皮霍斯老將軍最後的一句話。
在這次戰鬥中,[黑月軍]僅僅損失了不到一千艘人形戰艦,而[法魯西‘蒙’]的二十萬戰艦則有超過九成被消滅,皮霍斯老將軍雖然在部下的掩護下逃出了戰場,但在歸航行星[卡本利亞]的途中,他的心臟病突然發作,在戰鬥結束後的第五天就去世了。
“雅克圖戰役”最終由[黑月軍]獲得勝利。
……
而經過這一戰後,[法魯西‘蒙’]主家的“三大將軍”已經全部被歐格納擊敗,他們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黑月軍]與[法魯西‘蒙’]之間的戰鬥的最終結果,現在其實已經可以得出來了。